- 相關推薦
(優(yōu)選)《青山不老》讀后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青山不老》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青山不老》讀后感1
我們剛學了一篇課文,青山不老,有一位老人,熱愛大自然的老人,和其他六個人,創(chuàng)造了一片綠洲,十五年來,綠化了八條溝,早了七條防風林帶,三千七百畝林網,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跡!這個老人處處為他人著想,他用自己的.林業(yè)收入,幫助村民每人買了一臺電視機,這樣他還覺得不夠,他還要種樹,知道自己爬不起來為止,這位老人讓座者領悟到:青山是不會老的。
在他植樹的過程中,他面臨著很大的誘惑,女兒三番五次想讓老人跟他進城享清福,可老人還是堅持要留下來繼續(xù)植樹造林,這多么讓人敬佩!房屋后面的青山是老人最終的歸宿,他與大自然難舍難分,青山雖然是不會老的,但是人類要是繼續(xù)破壞大自然,最后將會迎來大自然的懲罰,沒砍一棵樹,就種兩顆,這樣地球的綠洲就不會消失,而會越來越多。
老人用自己的一生換來了這一片綠洲,這是值得的。
《青山不老》讀后感2
今天,我讀了作者梁衡寫的一文——《青山不老》,并深有感觸。
本文主要講了:在中國晉西北,西伯利亞大風常來這山溝里任意破壞,也是干旱、霜凍、沙塵暴等與生命作對的怪物盤踞之地,風大的時候,能把牛馬等大牲畜吹得向后倒退,有時能把它們卷上七八米的高空再拋下來這么厲害的風暴,使那坐在作者對面手端一桿旱煙袋的瘦小老頭,竟創(chuàng)造了這塊綠洲。
讀完課文,我覺得老人很偉大,為了讓這里不再有自然災害,就組織了七位老漢治理這條溝,現在有五人離世了,他最可敬的老伴也同樣過世了,老人在這樣失去老伴而又孤獨的環(huán)境下,并沒有放其他植樹的選擇,他的女兒特意來接他去享清福,可他也沒有走,那清閑安適的生活他卻不要,20xx年,他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這個奇跡太了不起了,而且還用林業(yè)資助每戶村民都買了一臺電視機,是啊,老人為了村民,什么都能奉獻出去。老人用自己的.勤勞創(chuàng)造了綠洲,用有限的生命創(chuàng)造了無限的價值,生命的意義在青山中得到了無限的擴張,而且將隨著青山永遠不老,青山也是不會老的!
所以我們要學習老人這種偉大的精神。
《青山不老》讀后感3
今天,我讀了作者梁衡寫的一文——《青山不老》,并深有感觸。
主要講了:在中國晉西北,西伯利亞大風常來這山溝里任意破壞,也是干旱、霜凍、沙塵暴等與生命作對的怪物盤踞之地,風大的時候,能把牛馬等大牲畜吹得向后倒退,有時能把它們卷上七八米的高空再拋下來這么厲害的風暴,使那坐在作者對面手端一桿旱煙袋的瘦小老頭,竟創(chuàng)造了這塊綠洲。讀完課文,我覺得老人很偉大,為了讓這里不再有自然災害,就組織了七位老漢治理這條溝,現在有五人離世了,他最可敬的老伴也同樣過世了,老人在這樣失去老伴而又孤獨的環(huán)境下,并沒有放其他植樹的選擇,他的女兒特意來接他去享清福,可他也沒有走,那清閑安適的生活他卻不要,15年,他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這個奇跡太了不起了,而且還用林業(yè)資助每戶村民都買了一臺電視機,是啊,老人為了村民,什么都能奉獻出去。老人用自己的勤勞創(chuàng)造了綠洲,用有限的'生命創(chuàng)造了無限的價值,生命的意義在青山中得到了無限的擴張,而且將隨著青山永遠不老,青山也是不會老的!
所以我們要學習老人這種偉大的精神。
《青山不老》讀后感4
今天,我看了青山不老,里面詳細得介紹了一個老人造林得故事。
“他敲著旱煙鍋不緊不慢地說著,村干部在旁邊恭敬地補充著……20xx年啊,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跡。去年冬天,他用林業(yè)收入資助每戶村民買一臺電視機——他還有宏偉設想,還要栽樹,直到自己爬不起來為止!
“這位普通老人讓我領悟到:青山是不會老的'”
是啊,青山不不會老的,老人的宏偉設想,是多么的偉大,他為了要栽樹,他的女兒三番五次想把他接到城里享清福?墒牵恳淮味紱]有去,是因為他把樹木當作成自己的朋友和親人,他不愿意離開這里,不愿意離開樹木。他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又一個地神話和奇跡,他雖然是一個老人,但是,他仍然很堅強,他想自己爬不起來的時候,才放棄栽樹。他對樹有著多么深厚得感情。青山上得樹木都是他用辛勤得奮斗而換來的,他什么也不后悔,因為他有樹木來陪伴他,他不會覺得孤單。
是啊!老人說得對,青山是不會老的。
《青山不老》讀后感5
讀《青山不老》有感今天,我讀了作者梁衡寫的一文——《青山不老》,并深有感觸。
本文主要講了:在中國晉西北,西伯利亞大風常來這山溝里任意破壞,也是干旱、霜凍、沙塵暴等與生命作對的怪物盤踞之地,風大的時候,能把牛馬等大牲畜吹得向后倒退,有時能把它們卷上七八米的.高空再拋下來這么厲害的風暴,使那坐在作者對面手端一桿旱煙袋的瘦小老頭,竟創(chuàng)造了這塊綠洲。
讀完課文,我覺得老人很偉大,為了讓這里不再有自然災害,就組織了七位老漢治理這條溝,現在有五人離世了,他最可敬的老伴也同樣過世了,老人在這樣失去老伴而又孤獨的環(huán)境下,并沒有放其他植樹的選擇,他的女兒特意來接他去享清福,可他也沒有走,那清閑安適的生活他卻不要,15年,他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這個奇跡太了不起了,而且還用林業(yè)資助每戶村民都買了一臺電視機,是啊,老人為了村民,什么都能奉獻出去。
老人用自己的勤勞創(chuàng)造了綠洲,用有限的生命創(chuàng)造了無限的價值,生命的意義在青山中得到了無限的擴張,而且將隨著青山永遠不老,青山也是不會老的!所以我們要學習。
《青山不老》讀后感6
讀了一篇讓我深有感觸的作文青山不老。老農那植樹造林,綠化家園的堅定決心,讓我的心緒久久不能平息!
課文主要講了一位山野老農,面對惡劣的自然條件和艱辛的生活條件,義無反顧的地投身到植樹造林工作中,他用15年的時間,在晉西北奇跡般地創(chuàng)造了一片綠洲,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造福于了后代,讓我們仿佛看到了老農保護自然,、改造山林,、綠化我們家園的堅定決心。
讀到這句話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就不由自主的地驚嘆起來。這位老農用了15年的時間,綠化了八條溝,造了七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這是一個多么了不起的'奇跡啊!更何況他還是一個70多歲的老人。∈鞘裁礃拥囊饬x意志讓他堅持了15年啊。
讀完課文也讓我明白了為什么這篇課文要叫青山不老:無論歲月怎么轉變,青山是不會老的,而注入了老農多年心血的青山更是不會老的。這位老農用有限的時間創(chuàng)造了無限的價值,生命的意義在茫茫青山中得以無限擴張,而隨著青山的永垂不朽。青山不老,老農的博大情懷更是不會老的,這讓我領悟到了青山是不會老的。
我相信我們的祖國會在他們的建設下越來越美麗!
《青山不老》讀后感7
《青山不老》這篇文章講述的是一位瘦小的教養(yǎng)創(chuàng)造的奇跡,主要寫了四個部分,一,老人以前身邊惡劣的環(huán)境;二,老人居住的地方。老人居住在一個小院里,一排三間房,但只有他一個人居住;三,老人創(chuàng)造了一個偉大的奇跡。他用了十五年的時間,創(chuàng)造了一片綠洲;四,和老人一起看樹,老人種了許多樹,有柳樹,楊樹等,都長得非常壯實。
讀了這篇文章,我覺得這位老人真的'很了不起 ,他年齡那么大,手腳也不靈活,但是,他堅持著,努力著,把一座幾乎是一毛不撥的小村莊,在那里創(chuàng)造了一片綠洲,他們所在的村莊,環(huán)境那么惡劣,但他只用了十五年的時間,就綠化了八條溝,造了七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還用種村的收入給所有村民買了一臺電視機,這是我們都做不到的,一個奇跡,竟然是一個骨瘦如柴,弱不經風的老人,他靠的是自己永遠不變的信念,他是那么偉大,那么堅定,那么有恒心,我相信,這位老人一定能創(chuàng)造更大的奇跡!
《青山不老》讀后感8
早晨起床,打開窗戶,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綠洲,青風撲到臉上,吸一口就讓人感到莫大的滿足。就這樣,新的一天開始了。
雖然這只是人們美好的愿望,是想象中的場景,但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老人告訴我們,在不久的將來,這樣的設想一定會變成現實的。
大家可能會覺得老人夸大其辭,可是他用這樣的事實告訴我們這不是假的:種在不毛之地的3700畝林網,7條防風帶和8條已經綠化的溝。
20xx年,足以讓一個孩子長大成人,與他一起植樹的七位老人均已相繼過世,他活了下來,他信仰著一座座青山,一條條綠河,一個碧綠的`世界。20xx年他與青山為依,以鐵鍬為伴,閑暇時只能望著大山發(fā)呆。這是怎樣的孤獨,在靜得只能聽見鳥鳴的那一刻,活下去也許要比死亡更要有勇氣。
他不可能長生不老,終有一天他會去找他已故的伙伴。他留下了什么?他留下的是他的樹和他的心。他用一生心血耕耘出的一片片綠色,永遠不會離我們而去的。
我站在那青山上,盡情地呼吸著,眼前的綠樹好似都變成了這位老人,驕傲地佇立在大西北的土地上。
《青山不老》讀后感9
《青山不老》講的是一位老人所創(chuàng)造的奇跡。圍繞這個中心,文章主要講了以下幾個方面內容:一,老人原先身邊的環(huán)境;二,老人住的地方;三,創(chuàng)造了一個奇跡;四,陪主人公看樹。
讀了這篇文章,使我感受最深的是老人創(chuàng)造的奇跡,他在15年之內,竟然綠化了八條溝,千了七條防風林帶,3700畝的林網,還用林業(yè)收入的`錢為每家村民買了一臺電視機;他還希望一直種樹,直到爬不起來為止。我想起了一個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原來是當兵的,他在戰(zhàn)場上失去了一條腿,只好回家,在那段時間里,他花了錢來買樹苗,在村里種樹,每天拿一把鐵鍬,剛開始一天只能種上一棵樹,后來一天能種幾棵樹,別人問他累不累,他說,自己雖然不在部隊里,但自己仍然軍魂在,希望自己能一直種樹。其實,他和那位老人差不多,我們都應該學習他們那樣堅持不懈的精神。
《青山不老》讀后感10
本文主要講了:在中國晉西北,西伯利亞大風常來這山溝里任意破壞,也是干旱、霜凍、沙塵暴等與生命作對的怪物盤踞之地,風大的時候,能把牛馬等大牲畜吹得向后倒退,有時能把它們卷上七八米的高空再拋下來這么厲害的風暴,使那坐在作者對面手端一桿旱煙袋的瘦小老頭,竟創(chuàng)造了這塊綠洲。讀完課文,我覺得老人很偉大,為了讓這里不再有自然災害,就組織了七位老漢治理這條溝,現在有五人離世了,他最可敬的老伴也同樣過世了,老人在這樣失去老伴而又孤獨的環(huán)境下,并沒有放其他植樹的選擇,他的女兒特意來接他去享清福,可他也沒有走,那清閑安適的生活他卻不要,15年,他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這個奇跡太了不起了,而且還用林業(yè)資助每戶村民都買了一臺電視機,是啊,老人為了村民,什么都能奉獻出去。老人用自己的.勤勞創(chuàng)造了綠洲,用有限的生命創(chuàng)造了無限的價值,生命的意義在青山中得到了無限的擴張,而且將隨著青山永遠不老,青山也是不會老的!
所以我們要學習老人這種偉大的精神。
《青山不老》讀后感11
讀了《青山不老》我為文中的老人而感動。
《青山不老》寫了:老人為青山付出了許多年青春,把青山變成了美麗的綠洲。
老人不僅留下了青山,還與環(huán)境作斗爭,綠化環(huán)境,保護環(huán)境。老人不容易才綠化了青山,造福人類。如果我們破壞環(huán)境就對不起老人了。老人的女兒幾次讓老人享清福,但老人都不答應。老人一定想,自己還活著這段時間,得多種樹,造福人類。讓人們過上好日子。不顧自己為別人著想。
我們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事。我們的`植樹英雄:馬永順。國家需要木材,馬永順伐樹36500棵。他為了補回這些樹,每年春季都植樹。1982年馬永順還有8000棵樹沒栽上。有人勸他:“你種那么多樹要享清福了!钡R永順堅決不要。他堅持義務植樹40年,栽了五萬多棵樹。最后就成為一名植樹英雄。
我明白了要保護地球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才能造福自己的子孫后代。這樣人類可以繼續(xù)住在這個星球上。
《青山不老》讀后感12
無私奉獻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的美好品質,但我認為那個用生命創(chuàng)造青山的山野老農有著這樣的精神。他的精神永垂不朽,與山川共存。
這是中國晉西北的一條山溝,植物都因為干旱,霜凍,沙塵暴等與生命作對的怪物而死去,消失。這地方沒有多少樹木,可那個老人用了15年的努力,竟創(chuàng)造了一片綠洲。綠洲里的樹木如臂如股,勇敢地頂住了山洪和泥石流,不僅保護了村莊,還回報了老人和那片好土。
無私奉獻的不止老人,還有詹天佑先生。詹天佑任命修建京張鐵路,以忘我的精神用4年時間完成了外國人計劃7年完成的京張鐵路,還不記名與利。無私奉獻的人令人們驕傲,令世人稱贊。小肚雞腸的我,還以為那些都是名人該做的!肚嗌讲焕稀纷屛抑啦徽撌钦l,就算是山野老農,也能做到無私奉獻堅持不懈。老人用生命創(chuàng)造綠洲,造福子孫,證明自己,實現了生命的價值。老人開辟的青山使綠化家園的精神的`證明;老人生命的另一種形式,是造福子孫的情懷。
我們應該學習老人的精神去綠化家園,造福子孫,用精神品質來實現自己的價值,證明自己的能力。
《青山不老》讀后感13
我的理想是做一位普通的到西部的志愿者,我非常喜愛這種工作。
有人會說:“這種工作人人都想躲還來不及,你為什么呢?”其實這種工作并不是十分“可怕”。只不過這工作有一些累,所以會敢覺很“可怕。但是課文中《青山不老》的那位老人難道不值得我們尊敬嗎?哪個人有這樣的精神?我們應該去學習那位81歲的`孤單老人,他那可敬的老伴與他風雨同舟一生,也與世長辭了。他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他創(chuàng)造了多么大的奇跡啊!而他卻從來沒有叫過一聲苦,喊過一聲累。并且他所在的地方是干旱、霜凍、沙塵暴等與生命作對的“怪物”盤踞之地。而他還不斷的向“惡魔”發(fā)起攻擊,他那一雙手像一把鋒利的尖刀,直刺“惡魔”的胸膛。他不僅戰(zhàn)勝了困難,而且還奇跡般地創(chuàng)造了一片綠洲。他幫助了許許多多人,而那些人也投入了這種行動中。他的唯一的一個女兒三番五次地從城里回來接他去享清福,他也堅決不動。他認為種樹是命運的選擇,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歸宿。
這讓我懂得了:人類是屬于自然,而自然不屬于人類。
《青山不老》讀后感14
今天我們班學習了《青山不老》這一課。在課堂上同學們爭先恐后的回答問題,而老師則在一旁靜靜地聽著,并用最恰當的話修改錯誤,有些同學甚至因為老師叫其他同學回答問題,而不叫他回答問題而生氣呢!在這堂課上,就連不愛回答問題的我也勇敢的舉起了手,只是老師沒有看見。
課上我學到了許多東西,尤其是回顧了說明方法,如: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和打比方。我還更深一步的學會了寫作方法——對比,在課文中就有不少相互對比的句子,我知道這條山溝所處的大環(huán)境。和我還知道這個院子里的小環(huán)境。這兩句話就是一個鮮明的對比,寫出了大壞境的`險惡和小環(huán)境的樸實。
學完課文后,我知道了老人的大愛和堅持不懈;學習到了老人的無私奉獻;更體會到了老人行得奇跡背后的辛酸。年紀81歲的老人,持守著這一片土地,這樣的青山怎么會老!
《青山不老》讀后感15
我們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們一部分。散文家、政治家梁衡的作品《青山不老》向我們訴說了這個道理。
這篇短文主要講,“我”經常去一座山上的山溝里,山上全都是樹,像綠色的大海。而這條山溝是西伯利亞大風常常肆虐之地,干旱、霜凍、沙塵暴已不稀罕,縣志記載臺風能吹起牲口呢,而住在山溝里的`瘦小老頭卻排除千難萬險,不享清福,留在山重做綠化,似乎屋后的青山就是他生命的歸宿。文中的老人作為個山野老農,他就這樣來實現自己的價值,他已經將自己的生命轉化為另一種東西,他是真正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了。
我真是佩服那位老爺爺,他的生活直到八十幾歲都沒有人照顧,而且與他共同治路七位老漢,已有五位已經去世了,就連與他風雨同舟一生的可敬的老伴也過世了,但他不被感情所束縛,堅持默默守護著自己居住的山林,山林已經可以抵擋兇猛的山洪了。人與土地,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巍巍青山有多少默默守護的人。
【《青山不老》讀后感】相關文章:
《青山不老》說課稿06-29
青山不老教案12-09
《青山不老》教案02-25
青山不老教學反思04-27
《青山不老》教學反思04-29
語文《青山不老》說課稿12-01
《青山不老》教學反思02-11
青山不老教學反思02-10
青山不老的教學反思02-17
《青山不老》讀后感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