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絲綢之路的讀后感范文
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絲綢之路的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絲綢之路的讀后感范文1
今天,我學習了《絲綢之路》這篇課文。使我受益匪淺。
先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絲綢之路是古代橫貫亞歐的通道。它東起我國的漢唐古都長安(今峽西西安),往西一直延伸到羅馬,在這條路進行貿易的貨物中,絲綢最有代表性,“絲綢之路”因此而得名。絲綢之路不僅是古代亞歐互通有無的商貿大道,還是促進亞歐各國和中國友好往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友誼之路。歷史上一些著名的人物,如:出使西域的張騫,投筆從戎的班超,西天取經的……
這篇課文講了公元前115年,中國使者張騫與安息國將軍友好往來(代表漢國和安息國),并交換別的.國家沒有的東西。
從那以后,一隊隊駱駝商隊在這漫長中行進,他們將中國的養(yǎng)蟬、繅絲、冶鐵、造紙、鑿井、灌溉等技術帶向中亞、西亞、歐洲,將那里的葡萄、核桃、石榴、黃瓜、芝麻、無花果等食品帶到我國,還有獅子、犀牛、良馬等動物也傳到了我國。
這篇課文講了中西部都在發(fā)出勃勃生機!說明了只有互相交換你沒有的東西,才能學到更多的東西。
絲綢之路的讀后感范文2
今天老師生動形象的講了《絲綢之路》這篇文章,同學們聽得僅僅你津津有味,我為那些西域商人產生了敬佩之情。
課文一開始就向我們介紹了絲綢之路兩旁的巨型石雕,它反映的是當時那些馱著彩綢的一峰峰駱駝,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一個個精神飽滿,栩栩如生。絲綢之路不僅是一條偉大的路,還是一條艱辛的路。每一座石雕,每一個腳印,都記錄著英勇的中國人為亞歐的`友誼和文化付出的艱辛,正向文中寫的:望著這群石雕,就仿佛看到了當年的絲綢之路上商旅不絕的景象,仿佛聽到了飄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駝鈴聲。
通過老師的講解,我知道了絲綢之路是橫貫亞歐的通道,它東起我國的漢唐古都長安,往西一直延伸到羅馬。在通過這條慢慢長路進行貿易的貨物中,以產自我國的絲綢最具代表性,因此取名為“絲綢之路”。在這條路上發(fā)生的故事不計其數。我印象最深的是張騫不畏艱險,兩次出使西域,溝通了亞歐內陸交通要道,于西域各國正式開始了友好往來,促進了中西經濟文化的廣泛交流,開拓了絲綢之路,成了中國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我還知道投筆從戎的班超,他為了祖國的利益,再西域竟然住了32年,才使西域和內地連為一體,為中華民族的基業(yè)立下了汗馬功勞。
我還知道去西天取經的玄奘,熱愛建筑的鐵木爾。他們都為亞歐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看看這些英雄的行為,想想現(xiàn)在的美好生活,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呢?
【絲綢之路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絲綢之路教案02-24
絲綢之路教學反思02-27
張騫與絲綢之路教學反思03-18
絲綢之路的讀書筆記03-12
絲綢之路讀書筆記03-12
《絲綢之路》讀后感05-01
絲綢之路讀后感04-02
《絲綢之路》讀后感范文06-15
絲綢之路教學反思15篇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