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我的“紅樓夢”讀后感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的“紅樓夢”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我的“紅樓夢”讀后感1
忙碌的時候,偏偏又撿起了《紅樓夢》。在每一個縫隙里品讀《紅樓夢》,喚醒某些封塵了幾個月的記憶。于是,再一次迷上了《紅樓夢》,哼鳴著最愛的《枉凝眉》曲調(diào),在賈史王薛這四大興旺家族的興衰間游蕩,靈魂仿佛出殼,嘴里咀嚼著半白話文的語言,思維被某些東西進一步的凈化著。
現(xiàn)如今,再次捧起紅樓的我不單單是只看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還有那優(yōu)美饒人口味的詩,我的目光地聚到了林黛玉,我深愛著的顰兒,她憂傷的才氣,她寄人籬下的孤獨心情,她不落俗套的才情氣質(zhì),她,是我最愛的一個文學(xué)角色,從未那樣癡迷一個不存在的人,或許,有些原因是陳曉旭為林黛玉塑造的魅力形象,但是因為她的性格她在書中的個性,讓我欣賞而又心痛。
當初看到前世為絳珠仙子的'她,因與赤瑕宮神瑛侍者的還淚之說而下界,從那一剎那,她在我心中已與其他人物不同。她是神仙,仙子,清清爽爽一株絳珠草,正應(yīng)了《葬花辭》中的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來得純潔高潔,去得也飄逸純潔。她不同于大觀園中其他的女子,盡管,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她過于刻薄、矯情,話語太過冷淡,但是那也是她保護自己的刺,會刺傷別人,也會刺傷自己。她十幾歲就孤孤零零住到了外婆家,一家子大家族,就是那薛寶釵再不濟還有一個哥哥一個母親,而顰兒,先是沒了母親,接著又沒了父親,孤零零一個人,怎能不哀傷?寄人籬下,她還不是得看人眼色行事,所以,她再面對別人時才會用冷淡把自己包裹起來。
這樣的感觸我也是有的,想當初被父親送到李姨家,雖然李姨對我還不錯,可是我心里幾時不是充滿忐忑,甚至變得刁鉆,有時會和李姨故意爭吵,害怕讓她把我看的軟弱,受人欺負。我想,顰兒那時候的心情無異于當時的我,而我只是短短兩三個星期,顰兒短短的一生卻有那么長的時間寄人籬下,唉,若是換了我,怕每晚都會在被窩里咬著枕頭哭泣。這樣一想,顰兒的一言一行又何不是合乎情理的呢?
在我覺得,在《紅樓夢》里曹老最費筆墨,最費心,幾乎是用自己心血塑造的角色除了賈寶玉,恐怕就是林黛玉,也就是顰兒了。從她一出場,費心寫出的詩句就奠定了顰兒將成為文章的女主角。世外仙殊寂寞林永遠茂盛地生長在我心里。
我的“紅樓夢”讀后感2
我的書柜里擺放著許多的書,每一本我都讀三次,第一次看內(nèi)容,第二次看章法,第三次看作者的心。唯獨有一本一直放在我的床頭,看了一次又一次,始終無法抗拒它的魅力。它就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我看完了它的內(nèi)容,摸清了寫作的文筆,但卻很難了解作者的心;蛟S是因為越是得不到的就越喜歡,所以才讓我深切地愛這位“朋友”。
它就像是一塊臭豆腐,有人說它奇臭無比,也有人說它香醇誘人。有的人不喜歡《紅樓夢》,說它晦澀難懂,結(jié)局未了。有的人喜歡《紅樓夢》,說它反應(yīng)現(xiàn)實,引人入勝。誰也不能說它好不好,因為每個人看的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就我而言,這是一本極具神秘色彩的書。以賈寶玉,林黛玉和薛寶釵的愛情故事為主線。以賈、王、薛、史四大家族由昌盛走向衰亡為暗線。表明了當時社會封建制度終歸要走向滅亡。
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小說,更加是歷史。我們敬愛的毛主席這樣評價過《紅樓夢》:“當故事讀,后來當歷史讀。統(tǒng)治者二十幾人,其他都是奴隸,三百多個,鴛鴦、司棋、尤二姐、尤三姐等等。講歷史不拿階級斗爭觀點講,就講不通!蔽沂峭饷飨目捶ǖ,這本書的的確確反映了封建社會的危害和揭露了統(tǒng)治者和被統(tǒng)治者的矛盾。正是這樣的社會讓無論是有錢的,還是貧窮的,無論是有才的.,還是大字不識的,無論是心比天高的,還是命比紙薄的,都逃不出時代所給他們安排好的命運。這不可不說是一個悲慘的結(jié)局。
然而從現(xiàn)代的角度來審視《紅樓夢》,它仍舊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因為現(xiàn)代人,仍然可以從這本書中,找到這個社會中某個角落的影子,F(xiàn)在有的山區(qū)和農(nóng)村,仍然存在重男輕女的情況出現(xiàn)。如果家中有一男孩,一女孩,而又不夠錢交學(xué)費的話,就會讓女孩輟學(xué),盡管女孩比男孩用功。還是保留了“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書中的賈寶玉也十分抗拒科舉,但因為生在權(quán)貴家,不得不受到封建思想的傳染,而屈服在現(xiàn)實面前。但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應(yīng)該盡最大的力量,去抵制封建思想,不再讓這種悲劇發(fā)生。讓幸福的明天去譜寫《紅樓夢》最美好的結(jié)局。
我坐在窗前又捧起了這本書,再次被它的魅力所吸引。在微風中領(lǐng)悟它曲折隱晦的情節(jié),凄涼悲慘的格調(diào),強烈深遠的底蘊。
我的“紅樓夢”讀后感3
史湘云是紅樓夢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有著與別人截然不同的性格,使得她出挑于那些紅顏中。要說史湘云像什么花,我認為非海棠莫屬。
首先,她寫海棠詩寫得好。許多人也許認為,林黛玉、薛寶釵或是紅樓夢中海棠詩寫得最好的。但實際上,從作者的筆墨與脂硯齋的批注中能看出是史湘云的更好。同時,湘云的'詩是驚艷四座的,如紅樓夢中所寫“眾人看一句,驚訝一句,看到了,贊到了,都說:‘這個不枉作了海棠詩,真該要起海棠社了!痹谇耙惶欤械谋姸嗯觿偛胚M行過比拼,雖各有各的妙處,但卻沒有一個人的詩是以令人“驚訝”一詞來形容的。特別是,在比拼的時候,這個剛創(chuàng)立的社,是以“詩社”一詞來代表的,沒有人給它起過名字。而史湘云寫完了詩,眾人就說這個詩社應(yīng)叫海棠社,由此可看出史湘云寫得兩首海棠詩的含金量。所以,因為湘云寫海棠詩寫得最好,所以我認為她應(yīng)是海棠。
其次,海棠與湘云相近的故事。史湘云不像府中其他女子一樣,嬌滴滴的,相反,瀟灑無比。海棠是我國傳統(tǒng)名花之一,花姿瀟灑,自古以來都是是雅俗共賞的名花,有著“睡美人”之美譽。這一典故出自宋代釋惠洪《冷齋詩話》記載:唐明皇登沉香亭,召楊貴妃,碰巧楊妃酒醉未醒,高力士使侍兒扶持而出,貴妃仍醉未醒,鬢亂殘妝。唐明皇見狀笑道“豈妃子醉,直海棠春睡耳!相對的, 在《紅樓夢》中,林黛玉她們抽花名簽的時候,史湘云抽到的就是海棠花,簽上寫“只恐夜深花睡去”,黛玉還說要將“夜深”改為“石涼”,意為湘云醉酒躺在花園里睡著的故事。這睡美人直指湘云此事,意義明顯。所以,我認為湘云是海棠因為海棠的美譽與湘云的故事實是相像。
總的來說,我認為湘云是海棠,因為湘云的海棠詩好,海棠湘云相像的故事。海棠花不是花中最耀眼的,史湘云一樣,她雖不是紅樓夢中最重要的人物,但她活潑灑脫的性格讓人熟記于心。
【我的“紅樓夢”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紅樓夢讀后感07-14
紅樓夢讀后感07-14
紅樓夢讀后感07-14
紅樓夢讀后感07-14
紅樓夢讀后感07-14
紅樓夢讀后感07-12
紅樓夢讀后感07-12
紅樓夢讀后感07-12
紅樓夢讀后感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