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哭泣的圓明園讀后感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體會呢?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哭泣的圓明園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860年10月18日——我們應該銘記于心的日子,因為就在這一天,帝國主義將有著“萬園之園”美稱的圓明園付之一炬的日子。圓明園的毀滅,即見證了帝國主義的殘忍暴行,令人發(fā)指的罪證,也證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閉上眼睛,我好似看到了近160年前那火燒圓明園的場面,也看到了法國和英國這兩個強盜得罪惡行為。我可以聽到他們在驕傲的笑著,笑著他們的勝利,笑著他們的偉大,笑著中國的腐敗。其實,這段歷史是我最不愿意面對的歷史,因為它是中國歷史上的屈辱,也是作為每個中國人心底最疼的地方。我想,是個中國人。就一定仇恨妄自尊大,毫無避諱的燒殺搶掠的帝國主義吧!對于圓明園,我是心存驕傲的。不管它曾經(jīng)是否被帝國摧毀,也不管它現(xiàn)在是如何的面目!但是可以說,它集我國幾千年優(yōu)秀造園藝術之大成,把我國古典園林推向一個新的高度。當年,凡目睹過其盛況的人,都說它確實是好。一些西方人,對中國園林刮目相看,也正是從圓明園開始的?傊瑘A明園為我們這個文明古國贏得過榮譽,曾經(jīng)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我想,圓明園的毀滅。不僅是令中國所有人民所羞辱的,也是令全世界,令全人類所嘆息的,也是歷史上的一大遺憾。 法國著名歷史學家伯納·布立賽曾說過:圓明園劫難是中國歷史,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次巨大災難。他一直堅持自己的態(tài)度:對于歷史上所犯的錯誤和罪行,可以原諒,但不能忘記。是呀!那畢竟已是歷史,是不可改變的。現(xiàn)在我們應該做的就是不要再讓這篇歷史在以后重演。我們要把這篇羞辱的歷史銘記于心。成為我們加油的指引標。歷史是不可改變的,它將永遠記錄在每一代的人心中。但是,它可以改變以后,改變將來我們的生活。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有責任為了以后中國美好的將來奮斗。從現(xiàn)在努力,為了新中國,為了歷史不再記錄像火燒圓明園這樣的屈辱史!
【哭泣的圓明園讀后感】相關文章: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08-26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02-06
圓明園的讀后感12-20
圓明園讀后感03-30
《圓明園》讀后感02-03
讀《哭泣的駱駝》有感04-30
火燒圓明園讀后感04-15
《圓明園的毀滅》讀后感02-05
圓明園的毀滅讀后感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