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讀后感2篇(經(jīng)典)
當(dāng)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國演義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國演義讀后感1
在《三國演義》中,曹操可是一個響當(dāng)當(dāng)?shù)拇笕宋。有一些人認為曹操擅玩權(quán)謀、陰險狡詐,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個不折不扣的奸臣。但我卻認為曹操最后能在亂世中稱霸一方,讓百姓得以休養(yǎng)生息,這就足以體現(xiàn)出他是一個聰明睿智,有勇有謀的梟雄。
就拿“望梅止渴”來說吧,“望梅止渴”所講述的是:有一年夏天,曹操領(lǐng)兵討伐張繡,當(dāng)時正是大中午太陽很毒,天上好像下了火一樣。軍隊已經(jīng)行軍很長時間了,還是沒有看見一點兒水源,士兵們扛著重兵器,穿著厚盔甲,都已經(jīng)口干舌燥、頭昏眼花,有的干脆找了個陰涼的地方坐下來。曹操心急如焚,過了好一會兒,便想到了一個好主意。他目視前方,好像在盯著什么東西。忽然,他大聲喊到:“我看到一片梅林,里面結(jié)了許多又大又甜的梅子,咱們加快點速度,就能吃到梅子解渴了!”士兵們一聽,心里想著又紅又大的梅子,精神大振,加速前進,就這樣,他們在梅子的驅(qū)使下,一口氣走了幾十公里,終于找到了水源。
曹操在天氣炎熱長途跋涉、口干舌燥的困境下,使出望梅止渴一計,使將士們的口渴感頃刻大減,克服了困難,也擺脫了困境。“望梅止渴”這個故事足以證明曹操的智慧,我甚至覺得得曹操是懂心理學(xué)的`。
曹操不僅很有智慧,hai非常有雅量。不僅是對他的上司,還有他的敵人。有一次,曹操抓住了關(guān)羽,而曹操卻從未把他視為俘虜,還給予了關(guān)羽至高的禮遇、封他為偏將軍、賜名駒赤兔,還慷慨的重用他。但是后來,關(guān)羽得知了劉備的下落后,便去找劉備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尊重朋友,也尊重于對手。只有你尊重別人,別人才會尊重于你。我想,看完《三國演義》的人心中都有一個曹操,從不同的角度看,就會了解到一個不一樣的曹操。
三國演義讀后感2
懷著激動的情緒,我翻開了古典文學(xué)名著《三國演義》。
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一樣的性格,作者刻畫的淋漓盡致,細細品味,讓讀者仿佛進入了一種境界。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欣賞的'就是曹操了,雖然為了突出劉備的仁義,他被寫成奸詐之人,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仍然沒有抹殺。他在幾年的東征西戰(zhàn)中,占領(lǐng)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shù)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chǔ),之后晉國才能統(tǒng)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佩服的人是關(guān)羽,他不但武工好,而且人也好。在跟曹操打仗時,他因帶著二嫂,所以才假裝投降。其實他還是一心想找到劉備,保護好二嫂的。等到他得到一匹“赤兔馬”時,便立即騎著這匹“赤兔馬”又去找劉備了。在山下遇見二嫂,他也不忘把二嫂帶回去,真是一名當(dāng)之無愧的好漢。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guān)斬六將、古城斬蔡陽,之后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戰(zhàn)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后還是回來了,他不但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忠。
其實,《三國演義》中的大人物、大豪杰、大英雄還有很多很多,多得觸手可及。這些人物很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
讀了《三國演義》之后,我覺得我似乎長大了許多,成熟了許多,不再像以前那樣自私自利了。這本書真是知識的源泉!
【三國演義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讀后感三國演義03-28
《三國演義》 讀后感02-15
初二三國演義讀后感02-08
《三國演義》讀后感06-12
三國演義的讀后感06-14
(經(jīng)典)《三國演義》讀后感07-27
[精選]《三國演義》讀后感07-29
三國演義讀后感(經(jīng)典)08-04
三國演義讀后感07-18
三國演義讀后感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