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讀后感[集錦15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F(xiàn)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國演義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三國演義讀后感1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每次一聽到這首歌曲,我腦海中仿佛就呈現(xiàn)出一幕士兵吶喊著、奔殺在大江南北的一幕獨特場面。這些,都來自我最喜歡的一本書——《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寫了劉備、孫權(quán)、曹操之間的三國戰(zhàn)爭,并塑造出了形象生動的'人物,如:莽撞的張飛,智慧的諸葛亮,忠義化身的關(guān)羽,胸懷大志的劉備……
在無數(shù)的英雄之間,我最喜歡的人物是曹操。在小說中,曹操被塑造成了奸臣,似乎他就是反面人物,可以讓天下人恥笑的卑鄙小人。而我并不這么認為,曹操應(yīng)是一個真君子!
有一句話說得好: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把曹操比作治世之能臣。曹操確實是一個治理國家的天才。他能領(lǐng)兵打仗,又能治國安民,不是真英雄還能是什么?他的文學(xué)水平也達到了一個高度,他是一個著名的詩人,寫過《短歌行》、《龜雖壽》……其中,《短歌行》飽含著曹操對人民的憐惜,以及自己對一時無法收復(fù)祖國山河的焦慮。
曹操這個我眼中的英雄,被人們說成是奸臣,我覺得,看一個人,不能人云亦云,這樣,不僅不尊重客觀實際,也不公平公正。
三國演義讀后感2
《三國演義》我讀過很多遍,但最讓我感嘆不已的只有一個,它就是“曹丕廢帝篡炎劉,漢王正位續(xù)大統(tǒng)”。意思是:曹丕把漢獻帝廢了,自己當皇帝。劉備接續(xù)漢獻帝當漢帝。
為什么它會令我感嘆不已呢?因為劉備當了皇帝,文武百官都想讓他討伐罪惡滔天的北魏,可劉備卻想下江南,征伐殺了自己二弟關(guān)羽的東吳,但最后劉備全軍覆沒,自己也因此病死了。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劉備為私情而廢公,告訴我們不要像劉備那樣以私廢公,要以大局為重。
讀完這篇故事,我又想到了一個人——包公包拯。一次,包公的`叔叔作文犯了法,別的官員遇到這種情況時,要么偷偷放掉,要么判的很輕,徇私枉法,包庇親人,以私廢公。但是包公并沒有這樣做,而是馬上按照當時的刑律標準對他的叔叔進行了判罰,完全不講私情。正因為這樣,他才能高戴“明公清官”的帽子;正因為這樣,他才被老百姓愛戴擁護。據(jù)說,包公去世之后,老百姓們傷心欲絕,哭死了好幾個人。
包公為官,處處以大局為重;劉備當?shù),卻因折了二弟就以私廢公征伐沒有罪過的東吳,最后兵敗病死。
我們要學(xué)習(xí)包公的顧全大局,不以私而廢公。但不要學(xué)習(xí)劉備以私廢公,不顧大局。
三國演義讀后感3
暑假里,我讀了一本名著《三國演義》,里面的內(nèi)容讓我看了還想看,最令我深有感觸的還是曹操獻刀刺董卓,這個故事又讓我回味無窮。有時間認真看看。
這段寫的是董卓是一個奸詐貪婪的人,經(jīng)常欺壓百姓,所以袁紹實在看不下去了,就召集各位諸侯攻打董卓。曹操出了一條妙計,借去了七寶刀,有一次在董卓身邊正要拔刀行刺,不巧被呂布發(fā)現(xiàn)了,只好編了一個借口把刀送給了呂布。還有袁紹的十八隊諸侯也進攻董卓,大將呂布也受了傷,只好慌忙而逃。
這個故事讓我知道了一個道理:不要做壞人,因為你的所有行為都在百姓的.眼里刻下了深深地印象,所以會得到報復(fù)。
我們的生活里就有這些人,我是“呂布”因為我有輔佐主公不走心的這種心態(tài),但是很貪婪。從中我可以知道董卓是一個心存不軌的人,他作惡多端人民都恨透了他,都去投入了袁紹。想一起消滅董卓。我還是有點喜歡曹操,他有不顧危險,臨危不懼的性格,獨自去刺殺董卓,雖然失敗了,但是我喜歡他的勇猛。
這個故事的啟發(fā)對我很大,我以后要當個“袁紹”這樣一位謀士,這樣就國泰民安了。
三國演義讀后感4
閑來無事,我讀了《三國演義》的第四回,這一回的題目是廢漢帝陳留踐位謀董賊孟德獻*。講的.是董卓廢漢帝自立陳留王為帝,曹*為了除去董卓獻寶*的故事,讀起來扣人心弦,讓人欲罷不能。
在這一章節(jié)里,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物就是曹*。在我的印象中,曹*是一個詭計多端,*險狡詐這樣的人,唯一值得稱頌的就是他唯才是舉,能夠任用賢能,即使他骨子里還有嫉賢妒能的特點。在這里,曹*能為了國家,為了正義向董卓獻*,他的勇氣就讓我非常地佩服,是一個正義之士,并非我想象中的“壞”,他還有正義的一面,難怪易中天說他是一位可愛的奸雄了。今天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每個人身上都有他光輝的一面,同樣,也有*暗的一面,我們不應(yīng)該因為別人做錯了一件事就向他宣判死刑,應(yīng)該有一個寬容之心,理智地看待人和事物
三國演義讀后感5
暑假里,我看完了《三國演義》,翻來覆去看了很久,其中最使我難以忘懷的是五虎大將關(guān)羽,他身上的一個小故事讓我感動。那是關(guān)羽過五關(guān)斬六將的故事。
關(guān)羽和劉備、張飛是結(jié)義兄弟。一次,關(guān)羽被曹操圍困在小山丘上,無奈之下只好投降于曹操。但是和曹操再三約定,只要一打聽到劉備的下落,不管有多么危險都要去找他。曹操爽快的答應(yīng)了。
關(guān)羽在曹操那里享用不盡的'榮華富貴,但還是沒有忘記劉備和張飛。直到有一天,劉備派信使告訴關(guān)羽他的位置。關(guān)羽立即啟程,途中經(jīng)過了無各關(guān)口。但每個守管的將軍說沒有看見朝廷的官文不讓過,關(guān)羽性情大變,斬殺了六個守管人直達邊界。這時,曹操和官兵來到邊界給關(guān)羽送行。最終關(guān)羽回到劉備身邊,成為五虎大將之首。
讀完這個小故事之后,讓我深深明白一件事深情厚意并不是紙上談兵,是應(yīng)該有所作為的。關(guān)羽、劉備和張飛的兄弟之情把我深深的感動了。真不愧為桃園三結(jié)義!
看完《三國演義》后,提到蜀國有點感到悲傷,原本富饒的蜀國在和吳國的對抗中痛失精英。變得貧窮。從富饒到貧窮,從失敗到成功,《三國演義》體現(xiàn)出了歷史的悲傷。我非常喜歡這本書。
三國演義讀后感6
你們大家應(yīng)該都看過《三國演義》吧!
說起《三國演義》,大家便會想到一些人物,比如:劉備,諸葛亮,關(guān)羽,張飛,曹操和孫權(quán)等。他們個個身懷絕技。
《三國演義》共有120回,回回引人入勝。無論是桃園三結(jié)義,草船借箭,火燒赤壁。無不叫讀者拍手稱好。就連我也被書中的人物給深深地吸引住。
在這些人物之中,我最喜歡諸葛亮。我非常欣賞孔明先生的才華。他未出茅廬先知魏蜀吳三分天下,他非常聰明。在草船借箭中,他不出三天就拿到10萬只箭,而且不是造出來的,而是從曹軍的.里送來的。所以,我非常敬佩孔明先生。
孔明先生的一生是短暫的。但他為蜀漢基業(yè)奉獻畢生力量?蛇沒來得及享受榮華富貴,便升天。正可謂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
多么難得的一位高人!正如司馬微說的:"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汗四百年之張子房。
我愿立諸葛亮武侯之志,為國為民盡我全部的力量,振興中華!
三國演義讀后感7
《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歡的一部經(jīng)典小說,每次讀《三國演義》我都會有新的收獲。我從書中了解到一個個歷史英雄的`性格、武藝和人品,不得不說,這些人物的刻畫真是讓人驚嘆,栩栩如生,入木三分。
我最喜歡的三國英雄當屬關(guān)羽,關(guān)二爺了。他有情有義,所以現(xiàn)代人將他比作是忠義的化身。他千里走單騎護送嫂嫂暫居曹操賬下時,曹操惜才,想籠絡(luò)關(guān)羽,但是卻被關(guān)羽拒絕。你可知道當時的曹操已經(jīng)是一股強大的勢力,帳下名將更是無數(shù),已是一方梟雄了,而此時的劉備剛剛投靠袁紹,還立足不穩(wěn)。關(guān)羽沒有選擇歸附曹操,而選擇千里走單騎,這是赤膽忠心的表現(xiàn),他是我敬佩的英雄。還有很多英雄好漢是我喜歡的,足智多謀的孔明,一代梟雄曹操,鬼才郭嘉……
讀《三國演義》讓我懂得了什么是“義”“膽”“智”。
三國演義讀后感8
生活是個萬花筒,他向我們展示了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而書籍就是這個萬花筒中最燦爛的一角,那里的一切一切都讓我著迷,令我陶醉......
我最初讀《三國演義》的時候,是兩年前我十歲生日的時候——那天媽媽送了我一整套的“四大名著”,并且都是無刪減的.版本,我興奮不已的立即挑選了一本《三國演義》開始讀了起來。
里面的內(nèi)容不好理解,生僻字還一打一打的——“谞”、“藜”、“鑌”、“劭”、“颙”。我家那本小小的字典都快查不全了,耗了一個多小時才把第一回看個大概。
后來,我還是被它吸引了過去——引人入勝的情節(jié)此起彼伏,讓我看得如癡如醉:“諸葛亮舌戰(zhàn)群儒”、“孔明三期周公瑾”、“諸葛亮痛哭龐統(tǒng)”、“關(guān)羽刮骨療毒”。。。。。。這些都是我的“珍藏品”,時不時拿出來看一看。
我對題記也有更深的理解——“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fā)魚樵東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fēng)。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边@是一首詠史詩,借歷史興亡抒發(fā)人生感憾,體現(xiàn)出一種高潔的情操,曠達的胸懷。羅貫中雖然借用了楊慎的詩,但也表達了自己的情感。
三國演義讀后感9
寒假生活是豐富多彩的,走親戚,串門,到街上游玩,而對于我這個書蟲來說,我還是喜歡在家里靜靜地泡上一杯茶,捧上一本書細細品讀文字帶給我的樂趣。今年寒假我就在家認真地閱讀了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
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刻畫了眾多栩栩如生、活靈活現(xiàn)的角色。有禮賢下士的劉備,忠義勇猛的關(guān)羽,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等等。其中我最佩服的就是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南陽人士。他未出茅廬便已知天下大事,又憑自己的獨特見解讓三顧茅廬的劉備茅塞頓開,致使劉備形容自己得到諸葛亮就像魚兒得到水一樣。諸葛亮在軍事上亦有很多才能。他借著博望坡的地勢條件,用千余人馬戰(zhàn)退曹軍萬余人馬。赤壁之戰(zhàn),他巧用天時,"借"來東風(fēng)。北伐時,道路崎嶇坎坷,不便運糧,他又造出了木牛流馬。他將司馬父子三人困于上方谷,欲用火攻,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突然天降大雨司馬懿父子乘機逃脫。然而北伐途中諸葛亮身染重病,回天無力,把所有事托付完畢后便逝世了。后人稱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我以后也要發(fā)奮努力,爭做一個像諸葛亮一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人。
三國演義讀后感10
《三國演義》的作者是羅貫中,這本書我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學(xué)到了很多知識。
這本書介紹了三國時期的許多名人。如諸葛亮,字孔明,臥龍先生,非常聰明,可以說是“天下奇才”,曾幫助過劉備。職位:蜀國軍師。也想出過許多計謀,諸葛亮敗北時,急中生智退吳兵,想出“空城計”!皠洹笔腔实郏c母親相依為命,賣草鞋為生。與張飛,關(guān)羽結(jié)為兄弟,曾經(jīng)桃園結(jié)義,怎么也不分離。為賢為德,以德服人,為人正直,文武雙全,手持雌雄雙股劍,與關(guān)羽,張飛,三戰(zhàn)呂布。“趙云”一身龍膽,能文能武,五虎上將排名第“三”,公孫贊部下,攻破虎牢關(guān),最后投靠劉備。關(guān)羽字云長,手持“青龍偃月刀”,過五關(guān)斬六將,是五虎上將之首,劉備的`兄弟,張飛的二哥!皡尾肌弊址钕龋逶壕旁。文武雙全,驍勇善戰(zhàn)。劉備曾說:“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笔殖帧胺教旎,喜戀“貂蟬”罰奸除惡,與王允合謀刺殺“董卓”,被張飛稱為“三姓家奴”。
我讀了《三國演義》后,懂得了很多打仗的策略,比如打仗不能慌,有一句話叫做“小不忍,,則亂大謀”。這本書一直勉勵著我,我決心好好學(xué)習(xí),天天向上,我決心成為現(xiàn)代的名人!
三國演義讀后感11
明代大學(xué)者了楊升庵有一首詞膾炙人口,蕩氣回腸,用在《三國演義》的開篇,恰到好處——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fēng)。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羅貫中在三國故事的開頭,就給我們描繪了東漢末年動蕩不安的'社會亂象。戰(zhàn)塵滾滾,狼煙四起。各路豪杰打著為了天下蒼生的旗號,搶占地盤,稱王稱霸。黎民百姓生靈涂炭,掙扎在水深火熱之中。故事雖然精彩,跌宕起伏,引人入勝,但是,我實在看不出來那些所謂的英雄好漢,誰是正義的?誰是邪惡的?哪個是君子?哪個是小人?
說曹操是亂臣賊子,可是他至死都恪守著承諾,一直沒有稱帝。說劉備是為了匡復(fù)漢室江山,可他卻第一個自立為皇帝。是是非非,真真假假,令人眼花繚亂。
當我們試圖用好人與壞人的標準,來判斷和分析三國人物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無所適從,茫然無措,以至于大跌眼鏡。也許,要讀懂《三國演義》,還真的需要從楊升庵的那首詞開始……
三國演義讀后感12
‘苦肉計’是周瑜與黃蓋創(chuàng)造出來的,這個計謀使曹操損失了好幾十萬大軍,孫劉聯(lián)軍卻大獲全勝,在古今中外的戰(zhàn)爭史上,都算得上是很輝煌的。這輝煌的'背后,黃蓋付出了非凡的代價,忍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皮肉之苦。
眾所周知,如果黃蓋不能忍受痛苦的一百軍棍,‘苦肉計’能騙過人家,能騙得了老奸巨猾的曹操嗎?不能取得曹操的信任,就算周瑜有天大的能耐,用兵如神,就算諸葛亮神機妙算,能借來東風(fēng),憑孫劉幾萬的兵力,能打敗曹操的幾十萬大軍嗎?所以要取得成功,不先付出代價是不能的。魯迅有一句名言:我不是天才,我只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在了寫作上。正所謂“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餓其體膚,勞其筋骨,空泛其身”,幾乎所有成功的人,都是經(jīng)過了許多的艱難崎嶇,戰(zhàn)勝了無數(shù)的艱難險阻?茨切⿰W運冠軍,莫不是夏練三伏,冬練嚴冬,渾身是傷呢?我們在學(xué)習(xí)上也是一樣。又怕苦又怕累,不愿意動腦筋,一見到難題退卻是搞不好學(xué)習(xí)的,只有不怕苦,不怕累,刻苦認真、勤奮努力才能搞好學(xué)習(xí)。
想想自已平時也有怕苦怕累的思想,和黃蓋比起來真是十分慚愧。今后一定克服這個毛病,好好學(xué)習(xí),以不辜負老師和父母的期望。
三國演義讀后感13
讀了三國演義后,我知道三國演義里有很多英雄俠士,做了很多事…有的事讓我悲傷,有的事讓我歡喜………所以,我把各個英雄的外貌、性格做了以下分析…我覺得劉備長得很丑…雙耳過肩,雙手過膝…而且他還很自私自利,我們老師還常說劉備是長跑加短跑健將呢…我覺得張飛五大三粗、大手大腳的…長得滿臉橫肉,說話粗聲粗氣,對手下很暴躁…胡子長得滿臉都是,滿臉都是,像一個長毛怪…我覺得諸葛亮是一個頭腦聰明,四肢部發(fā)達的人,諸葛亮還是一個有良心的人,比如在渡瀘水的時候孟獲要殺人頭祭河神,河水才會退下來,諸葛亮不要殺人,于是就把揉的`面里包肉,在外刻上人頭的樣子…我覺得生活在戰(zhàn)爭時期的人命很苦,我太同情他們了,當然打仗的人更苦…
三國演義讀后感14
暑假里,我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我被動人心弦的故事情節(jié)所深深吸引。印象最深的是諸葛亮,他的種種計謀、神機妙算讓我覺得他是神仙。
書中寫到了好多關(guān)于諸葛亮的故事,有草船借箭,錦囊妙計,空城計等等。大大小小,無一不在述說著諸葛亮的料事如神、膽大心細。越看越引人入勝,越看越津津有味,我不禁拍案叫絕,嘖嘖贊嘆諸葛亮的顧全大局,足智多謀。
記得有一次,我和弟弟在給綠化帶澆水,澆著澆著就玩了起來。一不小心把綠化盆栽里的泥土全澆成了薄薄的泥水,流到木箱底下了?粗絹碓降偷耐翆,我和弟弟頓時慌作一團!霸趺崔k,我們會不會被勞教所抓去!钡艿軒е耷粏柕。我盯著墻角一塊大石頭,漸漸冷靜下來。腦海中突然靈光一閃,計上心頭:“沒事兒,按我說的做!蔽覀兿热フ襾韼讐K半塊磚大小的石頭,再填到?jīng)]有泥的地方,然后撒一層泥上面……經(jīng)過一番折騰,終于把綠化盆栽變回原形了。擦著頭上的.汗,心里還想著空城計也不過如此,現(xiàn)在想來真是羞愧,一點兒也比不上諸葛亮那神乎其神的“空城計”。
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如果不是遇到了爛泥扶不上墻的劉禪,早已回到風(fēng)景如畫的臥龍崗寫詩作畫,清閑安穩(wěn)地隱度余生去了。
三國演義讀后感15
“劉關(guān)張?zhí)覉@結(jié)義”“三英戰(zhàn)呂布”“火燒赤壁”……這些耳熟能詳?shù)墓适,全都出自一本精彩的歷史小說——《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講述的是東漢末年群雄各據(jù)一方,發(fā)動了一場又一場的戰(zhàn)爭,成為魏國、蜀國和吳國的爭霸,最終晉國統(tǒng)一天下的故事。
《三國演義》中有不少鮮明的人物形象。如“奸雄”曹操,以仁治邦的`劉備,忠義的關(guān)羽,粗中有細的張飛等。其中,我最喜歡臥龍先生諸葛亮。他機智過人、神機妙算,卻不像周瑜一般心胸狹窄、詭計多端。他對劉備十分忠心,對待公事一絲不茍,“開誠布公”這個成語就是從他這里來的。他可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想到諸葛亮,我不禁想起了身邊的人。在放假期間,我們在家里舒舒服服地玩耍時,老師們還坐在燈前,像諸葛亮在案前審閱奏本一般一絲不茍地批改我們的作業(yè);交通警察還站在路旁,像諸葛亮操演軍民一般指揮著來來往往川流不息的車輛。他們和諸葛亮一樣,沒有人極力去贊揚他們,可是他們還在努力付出。
我們應(yīng)該像對諸葛亮一樣,給他們——這些默默付出的人們——一個無比真誠的贊!
【三國演義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三國演義讀后感01-08
《三國演義》 讀后感02-15
《三國演義》的讀后感02-02
(精選)三國演義讀后感07-08
三國演義讀后感09-11
三國演義讀后感09-19
三國演義讀后感09-19
三國演義讀后感09-20
三國演義讀后感09-28
《三國演義》讀后感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