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黃山奇松導游詞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導游,編寫導游詞是必不可少的,導游詞是導游員在游覽時為口頭表達而寫的講解詞。寫導游詞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黃山奇松導游詞,歡迎大家分享。
黃山奇松導游詞1
黃山景區(qū)距市府所在地屯溪64公里,位于中國安徽省南部(東經(jīng)118°09′,北緯30°08′),橫亙在黃山區(qū)、徽州區(qū)、歙縣、黟縣和休寧縣之間,南北約40公里、東西寬約30公里,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其中精華部分為154平方公里,號稱五百里黃山。 黃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絕”著稱于世,與埃及金字塔、百慕大三角洲同處于神秘的北緯三十度線上,雄峻瑰奇、奇中見雄、奇中藏幽、奇中懷秀、奇中有險。黃山景集泰山之雄偉、華山之峻峭、峨嵋之清涼、匡廬之飛瀑、雁蕩之巧石、衡山之煙云。景區(qū)內(nèi)奇峰聳立,有36大峰、36小峰,其中蓮花峰、天都峰、光明頂三大主峰,海拔均在1800米以上。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二游黃山,嘆曰:“薄海內(nèi)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
黃山以變?nèi)?一年四季景色各異,山上山下不同天。獨特的`花崗巖峰林,遍布的峰壑,千姿百態(tài)的黃山松,惟妙惟肖的怪石,變幻莫測的云海,構(gòu)成了黃山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巨幅畫卷。這幅畫卷風采神奇、魅力無窮、靈性永恒。前人有道:豈有此理,說也不信;真正妙絕,到此方知。目前,黃山的開發(fā)建設已具相當?shù)囊?guī)模,景區(qū)內(nèi)已先后開通云谷索道、玉屏索道和太平索道。黃山1985年被評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1990年12月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chǎn)”名錄。
黃山奇松導游詞2
被稱為“天下第一奇山”的黃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絕”聞名于世,而人們對黃山奇松,更是情有獨鐘。山頂上,陡崖邊,處處都有它們?yōu)t灑、挺秀的身影。
黃山最妙的觀松處,當然是曾被徐霞客稱為“黃山絕勝處”的玉屏樓了。樓前懸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迎客松姿態(tài)優(yōu)美,雖然飽經(jīng)風箱,卻仍然郁郁蔥蔥,充滿生機。它有一叢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熱情地歡迎賓客的來到。如今,這棵迎客松已經(jīng)成為黃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個黃山的象征了。陪客松正對著玉屏樓,如同一個綠色的`巨人站在那兒,正陪同人們觀賞美麗的黃山風光。送客松姿態(tài)獨特,枝干盤曲,有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他向山下伸出長長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的告別。
黃山松千姿百態(tài)。他們或斜出,或彎曲;或仰,或俯;有的狀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它們裝點著黃山,是的黃山更加神奇,更加優(yōu)美。
黃山奇松導游詞3
“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在書上、電視上都看過黃山的美景,可從沒親眼目睹過,使我十分向往。這個暑假,我終于有機會去盼望已久的黃山了。
黃山有五絕——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冬景。其中,黃山著名的十大奇松讓我大飽眼福。
最著名的要數(shù)國寶迎客松了。迎客松,顧名思義,就像是伸出手來迎接游客似的。黃山海拔1500米以上的稱為黃山松,這種松樹和其它松樹不同,它的向陽性很強,迎客松的一側(cè)有一塊巨石遮住陽光,所以迎客松的`樹枝向另一邊延伸。她高大魁梧,矗立在一塊巨石旁,樹葉又細又密,雖然才兩三根樹枝,但卻顯得十分粗壯,它不管刮風下雨,年年堅守著自己的崗位。她代表我們中國人民,向全世界伸出友誼之手,歡迎大家來中國游玩。
黑虎松也讓人印象深刻。關于它還有個傳說:有一個僧人要去林中,不料遇到一頭壯壯實實的黑虎,心中害怕,便回去了。第二天,他扛著棍子去打虎,結(jié)果沒見到虎,但看見了一棵松樹,所以稱為“黑虎松”。它的葉子非常密,不留一點縫隙,也很綠,綠得有點發(fā)黑,又是那么的細,細得跟繡花針似的。它主干粗壯,一派虎氣,顯得頗有氣勢。
除了迎客松與黑虎松,黃山還有龍爪松、連理松、團結(jié)松、雨傘松等。黃山的朝霞、晚霞、奇石都很奇特。游覽了黃山,讓人感慨,讓人難忘。
黃山奇松導游詞4
那么,黃山松到底奇在什么地方呢?那就是它奇妙而天成的生長姿態(tài)。
長在峰頂和懸崖峭壁邊的黃山松挺拔獨立,好象一位位披風戴雨了望遠方的哨兵;長在深壑幽谷內(nèi)的黃山松郁郁蔥蔥應和風聲,好象一群群載歌載舞的人群;而長在山口路邊的黃山松,則好象熱情好客的憨厚主人,伸展手臂歡迎四方來客。
黃山上的`每一棵松樹在長相、姿態(tài)、韻味上,都各有妙處。于是人們根據(jù)它們所處的位置、各自不同的形態(tài)和神韻,分別給它們起了貼切而又典雅名字,例如:迎客松、黑虎松、臥龍松等等。
這樣美麗奇特的黃山松,怎能不叫人既感嘆又喜歡呢?
黃山奇松導游詞5
提起舉世聞名的黃山,大家就會想到黃山五絕: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冬雪。但是在這“五絕”中,我還是最喜歡黃山奇松。 黃山松特立獨行的千姿百態(tài),與黃山的自然環(huán)境有著直接的關系。它們是由黃山地區(qū)獨特的地質(zhì)、地貌、氣候等自然條件所形成的一種變體松樹。在上百年前,黃山松的種子被風吹送到山崖巖石的.裂縫中,于是它們就地扎根,在那里發(fā)芽、生根、成長。雖然黃山上遍布巖石、泥土稀少,但是,那里肉紅色的花崗巖中卻含有豐富的鉀質(zhì),夏天山上繁多的雷雨使空氣中的氮氣變成氮鹽滲入巖層和泥土,為松樹的根系提供了寶貴的養(yǎng)分;而松樹的根系又會不斷分泌一種能緩慢溶解巖石的有機酸,把巖石中的礦物鹽類分解出來為己所用。
另外,花草和樹葉等植物腐爛后,也分解成了能被松根吸收的養(yǎng)分。千百年來,黃山松就這樣在山崖間貧瘠的巖縫中頑強地存活下來,茁壯成長。山地崎嶇不平、崖壁縱橫阻隔,使黃山松無法正常生長腰身,只能展轉(zhuǎn)發(fā)展、甚至朝下生長。由于要抗風御霜,黃山松的針葉短粗,樹冠平展如削,色綠深沉,樹干和樹枝極為堅韌。黃山松的另一特點是,由于崖壁遮光和風吹日曬,許多松樹只能在一邊長出樹枝尋求陽光。
【黃山奇松導游詞】相關文章:
黃山奇松導游詞04-19
黃山四絕奇松導游詞_黃山奇松導游詞05-17
黃山奇松教案02-13
《黃山奇松》教案02-26
《黃山奇松》說課稿03-14
《黃山奇松》教學反思04-07
《黃山奇松》教案(15篇)03-01
《黃山奇松》教案15篇02-26
《黃山奇松》公開課教案03-02
《黃山奇松》教案(匯編15篇)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