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北京景點導游詞
作為一名專門為游客提供幫助的導游,時常需要編寫導游詞,導游詞由引言、主體和結語三部分構成。我們該怎么去寫導游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北京景點導游詞,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北京景點導游詞1
在祖國的首都北京待了三年,北京城給我留下的印象可以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多”。北京城的車特別多,你看那加寬了的長安街上,到處都是車,有公交車,出租車,小汽車……還有許許多多的車,我都叫不上名字。北京的公園特別的多,有朝陽公園,北海公園……學過《讓我們蕩起雙槳》的小朋友一定也知道北海公園吧,“小船兒隨風飄蕩在水中,迎面吹來了涼爽的風……”北京的高樓大廈也特別多,仰望高聳入云的高樓大廈,感覺自己仿佛井底之蛙。北京的人更多,當你漫步在大街小巷時,人來人往的'人們各有所忙,有黑頭發(fā)的中國人,也有黃頭發(fā)的外國人;有說著北京強調的北京人,也有說著聽不懂的地方言的外地人。呵呵……我就是一個外地小朋友,我喜愛北京!更愛北京的天安門!
雄偉的天安門在北京城的中央,紅墻、黃瓦,又莊嚴、又美麗。它的前面是寬闊的廣場,廣場中間矗立著人民英雄紀念碑。天安門的城樓上懸掛著八面紅旗和八盞燈,正中間懸掛著領導人的頭像,兩邊分別寫著“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
去年的國慶節(jié),是祖國媽媽的60歲生日,在那天,爸爸媽媽帶我去了天安門,“十一”的天安門廣場更是花的世界,人的海洋。廣場上有56個大柱子,代表56個民族,它們矗立在廣場的兩邊。首先看到的是升旗儀式,伴著國歌聲的奏響,期待人心的開幕儀式開始了。空軍、海軍、陸軍、水兵、空降兵、還有女兵把祖國的軍隊和先進設備讓我一飽眼福。接著是一輛輛的花車游行隊伍,一個比一個漂亮。我最喜歡的花車是七彩云南的花車,上面有一個白色的大象馱著一個轉動的彩色圓盤。天安門城樓上有一張領導人的相片,爸爸還給我買了一個領導人的紀念章掛在脖子上,金黃色的外表,紅色的帶子上面有兩條黃色的線。正面寫真“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反面有領導人的頭像。我十分喜歡它,我一定好好收藏它。
在那里,我還見到了福娃。福娃是2008奧運會的吉祥物,有貝貝,晶晶,歡歡,迎迎和妮妮,連起來就是“北京歡迎你”。它們五個中,我最喜歡的是歡歡,它是一個火娃,象征著奧林匹克圣火。歡歡是運動激情的化身,他將激情散播世界,傳遞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歡歡所到之處,洋溢著北京2008對世界的熱情。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后把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繁榮富強。
北京景點導游詞2
毛主席紀念堂位于天安門廣場, 人民英雄紀念碑南面。坐落在原中華門舊址,1976年舉行奠基儀式,1977年5月落成,占地57000多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為28000平方米。主體呈正方形,外有44 根福建黃色花崗石建筑的明柱,柱間裝有廣州石灣花飾陶板,通體青島花崗石貼面。屋頂有兩層玻璃飛檐,檐間鑲葵花浮雕;袃蓪悠脚_,臺幫全部用四川大渡河旁的棗紅色花崗石砌成,四周環(huán)以房山漢白玉萬年青花飾欄桿。南、北門臺階中間又各有兩條漢白玉垂帶,上面雕刻著葵花、萬年青、臘梅、青松圖案。
毛主席紀念堂,南北280米,東西220米,占地5.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8萬平方米。
(1)庭院
主體建筑北門前有東、西兩組泥塑,以中國革命史詩為內容。東組表現(xiàn)的是新民主主義時期,西組表現(xiàn)的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主體建筑南門是以繼承毛主席遺志、各族人民顯示出無比信心為內容的兩組泥塑。四組泥塑共有62個人物(高3?5米),由來自全國18個省市100多名雕塑家完成。全部塑像用泥200多噸,歷時5個月。南門外的30面紅旗,代表我國30個省市自治區(qū)。
(2)紀念堂
紀念堂是主體建筑,由三部分組成。臺基:高4米,邊長105?5米。臺基上有大方柱44根,斷面1?5米,高17?5米。臺基四周是用來自大渡河畔的棗紅色花崗石徹起。上面漢白玉欄板上,雕刻著象征江山永存的萬年青。1976年11月24日奠基典禮時所埋的基石就在此臺基下;車鲞M了來自珠穆朗瑪峰的石頭和澆灌了臺灣海峽的水。進北面正門即北大廳,寬34?6米,進深19?3米,高8?5米。廳內有1米見方的`大柱4根,頂上葵花燈110盞,地面鋪杭州名產灰大理石。迎面有3米高的毛主席塑像,像背后為巨幅山河圖,高7米,長24米。這里是舉行紀念活動的地方。由北大廳南側的金絲楠木大門進去,即是瞻仰廳。水晶棺距地面80公分,圍以萬紫千紅的山花,簇擁著由黑色花崗石砌成的梯型棺座,四周嵌著黨徽、國徽和軍徽。 瞻仰廳之南為南大廳,漢白玉石墻上鐫有毛主席的《滿江紅》詞。 三個大廳的東西兩側是休息廳和老革命家紀念室。紀念堂的全部工程僅用了6個月,1977年5月24日主體工程完工,8月底全部竣工,9月9日正式開放。
北京景點導游詞3
天安門是新中國的象征,它位于天安門廣場北端,始建于500多年前的明代,當時它并不叫天安門,而叫承天門,取“承天啟運、受命于天”之意。當年規(guī)模也很小,明末毀于戰(zhàn)火。清順治年間,即公元1651年重建后,才有了今天的規(guī)模,且改名為“天安門”,取“受命于天,安邦治國”之意。
在明清天安門是舉行“金鳳頒詔”的地方。所謂金鳳頒詔,即是皇帝下圣旨后,由專人在天安門城樓上把圣旨放在一只木制“金鳳”的口中,然后從城樓正中垛口用黃絲帶將“金鳳”放下,城樓下有人以用云朵裝飾的漆盤接旨,送到禮部抄寫后告示天下。
也是在天安門城樓上,1949年10月1日下午3點,偉大領袖領導人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那是全中國人民期盼已久的日子,隨著國歌的奏響,隨著五星紅旗的升起,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天安門城樓高33.7米,建筑等級很高,這從城樓的殿頂形式、彩繪等處都表現(xiàn)出來,處處顯示著當年皇家的威嚴,城樓開五個門洞,正中門洞上懸掛著領導人的巨幅油畫像。在天安門城樓前對著五個門洞有五座漢白玉石橋,叫做金水橋。正中最寬廣的一座名為御路橋,供皇帝出入專用;其東西兩側的兩座橋為皇族橋,就是專供皇親國戚們通行的橋;再兩側的石橋為品級橋,凡三品以上大臣才可通過。小官、雜役怎么辦?對不起,那年代官大一級壓死人,官小一級跑斷腿,小官小吏只能跑跑腿,從當年東側太廟及西側社稷壇旁的兩座小石橋通過金水河再到大內。除金水橋外,天安門前陳設二對石獅,它們像衛(wèi)士一樣威嚴守衛(wèi)著天安門,除此以外還有一對象石柱一樣的陳設物,大家知道它們叫什么名,是做什么用的嗎?對了,它們的名叫華表。現(xiàn)在我們從地下通道過馬路,過一會兒我給大家講一講華表的歷史
(在華表旁)
各位請看,這就是華表。最早的華表出現(xiàn)在堯舜時期,是木制的,當時稱其為“誹謗木”。哎!各位別誤會,當時的“誹謗”不是誣陷別人的意思,而是“納諫”的.意思,即為了征求民眾的意見而設于路邊的木樁,人們可以在木樁中寫下自己對當權者的意見及建議,以示“參政”。華表在當時又被稱“表木”,即我們今天的路標,用以給人們提示方向。到了秦漢,“誹謗木”還在,但再沒有人敢“誹謗”當權者了,它的質地從木制變成石制,位置也從路旁搬到了帝王宮殿的門口。后來,“誹謗木”便成了當時帝王們顯示權利的特殊陳設品,用以標榜自己有堯舜之賢、廣納民意。又將“誹謗木”更名為華表,并用云龍紋裝飾柱身,上插云板,用以“華”飾宮殿之外“表”。在華表的頂端,坐著一個象龍一樣的小動物,名叫“吼”,生來就喜歡登高望遠,據(jù)說這小動物很靈異,能提醒帝王們勤政。大家也許要問,吼是怎么提醒帝王們勤政的呢?先別急!請大家記住天安門前這兩只“吼”面朝的方向,我們馬上去尋找答案。
(在天安門內東側的一只華表旁)
好啦!各位,這便是答案了。請看,在天安門后也有兩只華表,可華表上的“吼”可不再往南(外)看,而是往北(里)看了,對吧?為什么呢?因為這里的吼名叫“望君出”,意思是提醒皇帝不要沉迷于花天酒地,醉生夢死的生活,要走出深宮,去體查民情,!巴眹熬弊摺俺觥比ァ⒖匆豢。天安門前的那一對吼叫“盼君歸”意思是指提醒皇帝不要在外面留戀青山秀水,不思國事,“盼”望國“君”早日“歸”政,F(xiàn)在大家知道吼是怎么提醒皇帝門勤政的了吧?但這只不過是人民美好的愿望,真的皇帝是怎么生活的呢?那就讓我們去皇帝的家——紫禁城去串個門兒吧!
北京景點導游詞4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著名的八達嶺長城景區(qū)。我是你們今天的導游,叫我小王就可以了。很開心能陪同大家一起參觀,希望我的導游詞講解能給您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
長城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瑰寶,也是珍貴的歷史遺產,是我們先人的'智慧和汗血的結晶。今天我們來到這里,能深深地感受到作為中華兒女的驕傲與自豪。八達嶺長城是萬里長城中保存得最完整和完好的一段,是長城的建筑精華所在。很多導游詞都說“不到長城非好漢”,那么今天我們大家都到過了長城,親身領略了偉大的奇跡,那么個個現(xiàn)在都是好漢!現(xiàn)在請隨我到這邊來。
您往遠處看!八達嶺長城主要分為南、北兩峰,威嚴壯觀地沿著山勢起伏。再朝下面看,是一個翁城。什么是翁城呢?您看,它的構造像一個翁一樣,內外兩面都有垛口和望孔,如果敵人攻進來了,就會受到四面八方的圍殲,如甕中之鱉。我們的老祖宗是不是很智慧呢?
下面我們看到的是常見的烽火臺了。烽火臺的主要作用是偵查敵情和傳遞信息,在歷史上它先于長城而出現(xiàn),在這里它與長城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跡。我們看到的這個地方,以前就有一些守望和燃放煙火的設備,一旦發(fā)現(xiàn)敵人來犯,立即在臺上燃起烽火,鄰臺見煙依樣行動,連成一道信息墻,傳遞到軍情指揮中心,功能相當于現(xiàn)在的電話或者網(wǎng)絡。
大家再遠眺一下我們雄偉的八達嶺長城吧!今天的導游詞講解到這里就要結束了,感謝大家一路同行,希望有機會可以再次為你們服務!
北京景點導游詞5
頤和園,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區(qū)十五公里,占地約二百九十公頃,與圓明園毗鄰。北京景點頤和園導游詞,我們來看看。北京景點頤和園導游詞一
大家好!我是歡樂旅行社的實習導游,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李導。今天,由我來帶領大家游覽頤和園,請大家多多關照,希望大家能對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頤和園到了,大家請隨我下車。進了大門,繞過大殿,現(xiàn)在的位置就是著名的長廊。你們看,這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是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七八百多米長,分為二百七十三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風景、花草,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畫相同。長廊兩旁栽的花木,一種花還沒有謝,另一種花就已經開了。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大家感覺到了嗎?走完長廊,我們現(xiàn)在來到的`是萬壽山腳下。大家抬頭看一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fā)光,那就是佛香閣。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排云殿,F(xiàn)在,我們在萬壽山的佛香閣。大家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看,蔥郁的樹叢,掩映著黃、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墻。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也都從湖面慢慢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大家向東遠眺,隱隱約約可以望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里的白塔。我們現(xiàn)在所在的地點是昆明湖。昆明湖圍著長長的堤岸,堤上有幾座式樣不同的石橋。大家走過石橋,就可以去湖中心的那座小島上去玩。大家看,我現(xiàn)在用手指著的那座橋有十七個橋洞,所以叫十七孔橋。橋欄桿上有著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雕刻著小獅子,這些獅子姿態(tài)不一,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好,現(xiàn)在大家可以去小島上玩兒,兩小時后在這兒集中,然后我們坐車回去。解散!
大家今天玩得開心嗎?通過我的講解,你們是不是對故宮有了一定的了解呢?希望下次你們還來找我當你們的導游。再見。
北京景點頤和園導游詞二
大家好,歡迎來到北京頤和園玩。我是導游:鄭秀珍,大家有事來找我。請大家注意了,進了頤和園的大門,請不要亂冷垃圾,謝謝合作!
首先我向大家介紹一下,北京頤和園它還有另一個名字:皇家園林博物館。頤和園里有山有水。山是萬壽山,水是昆明湖,還有許多名勝古跡。進了大門,看到的是彩畫長廊,這長廊簡直就是一幅故事傳說的長卷,令人駐足留連。大家請看,長廊有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一眼望不到頭。這長廊很長很長,有七百多米呢!每一間橫檻上都畫著五彩繽紛的畫,這些畫畫得栩栩如生,一共有幾千幅畫呢! 大家抬頭看一看。很美吧。好了,大家游完長廊,我們就去諧趣園。諧趣園最具有南方水鄉(xiāng)特色,園里柳蔭夾道,回廊曲折。那飄滿水面的荷葉連成一片,密密麻麻。在這茂盛的葉片中,點綴著像星星一樣的荷花。大家看,有的荷花展開兩三片花瓣,有的還是花骨朵,有的露出了嫩黃的小蓮蓬,還有的已全部綻放。從諧趣園過來,就來到了萬壽山。
從萬壽山下看,一座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金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fā)光,閃爍著金子般的光芒,那就是佛香閣。我們到山頂去看看吧。從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部分都看到了。大家往左側看,那就是昆明湖。昆明湖的水很清、很靜。待會兒,就去昆明湖看一看。
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我剛才說的昆明湖。昆明湖圍著長長的堤岸,堤上有好幾座式樣不同的石橋,河兩岸還有許多柳樹。湖水波光粼粼,蜿蜒飄逸的十七孔橋像一條長龍,橫臥在湖面上。大家可以做船去玩一玩,看一看風景。一小時后,到大門口集合。
今天,我們的旅程到這里就結束了,歡迎大家再來游賞。祝大家玩得愉快!
北京景點導游詞6
游客們,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美麗的北京香山游覽,作為今天你們的導游,大家就叫我小木就可以了,今天將由我?guī)銈內バ蕾p一番香山的美景。那大家都跟我走吧,前面就是香山公園。
現(xiàn)在我們來到這個地方就是香山公園的東大門了,這里有兩條道路是提供給游客行走的,在我們左邊的就是上山的'路,在右邊的是去看景區(qū)的道路,不過今天我們要走的是右邊的路,現(xiàn)在大家就跟著我走吧。大家直接往前面一直走,就來到了香山飯點,這里很多人應該就知道了,那我就不介紹了。再往前面就是松林餐廳,等會兒中午的時候,我們就會在這里吃午飯。接下來,我們就到了有名的雙清別墅,大家趕緊跟我往前走,大家看這里的主席的床是不是很有意思,一邊高一邊低是不是。
在香山可看的地方非常的多,接下來就是大家自由活動的時間了,我也和大家說一下該注意的地方,首先不要亂扔垃圾,文明旅游,然后坐纜車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最后危險的地方一定不要亂闖。
好了,希望大家都可以玩得開心!
北京景點導游詞7
各位朋友:
大家好!隨著車子的啟動呢,我們今天的旅游活動也就正式地開始了。非常高興今天能有機會陪同大家一道參觀十三陵。
舉世聞名的十三陵,坐落在北京昌平區(qū)境內的燕山山麓。在周圍40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埋葬著明代的13位皇帝,23位皇后以及眾多的嬪妃、太子、公主以及從葬宮女等。說到這里,有熟悉中國歷史的朋友心里面也許會產生疑問了:明朝一共有16位皇帝,為什么這里只埋葬了13位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追述一下明朝的歷史了。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將都城建在了今日的南京,死后就葬在了南京鐘山的“明孝陵”。
因為太子朱標早死,所以就傳位給了長孫朱允炆。而永樂皇帝朱棣就是從他的侄子朱允炆手里奪得帝位的。朱棣以入京除奸臣為名,發(fā)兵南下。建文皇帝朱允炆就在這次浩劫中下落不明了。有人說當時宮中起火被燒死了,也有人說出家當了和尚,這在明朝的歷史上還是一個懸案,所以沒有陵墓。明朝的第七位皇帝朱祁鈺,是因他的哥哥英宗朱祁鎮(zhèn)在“土木堡之變”中當了俘虜,宮中不能一日無主的情況下才做了皇帝的。
后來英宗被放回來,在他的心腹黨羽的策劃下搞了一場“奪門之變”,英宗復辟又做了皇帝。朱祁鈺死了以后,英宗不承認他是皇帝,把朱祁鈺在十三陵區(qū)域內修建的陵墓搗毀了,并把他以“親王”的身份葬在了北京西郊的金山口。這樣,明朝的16位皇帝,有兩位葬在別處,一位下落不明,其余的13位都葬在這里,所以統(tǒng)稱“明十三陵”。十三陵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一處皇陵建筑群。
十三陵建在一個天造地設的優(yōu)美的山區(qū)里,距離京城大約50公里,整個陵區(qū)的面積約為40平方公里。十三陵的陵區(qū)是依照風水的原理進行選址和營建的,因為我國古代的人們不論是在興建房屋或是修筑陵墓等,都十分地講究“風水”。而皇帝更是自命不凡,不僅生前要過豪華的生活,死后還想繼續(xù)享受,因此就把對陵地的選擇看得至關重要。在選擇陵址的時候,必須要選擇有山有水、自然環(huán)境良好和能夠“聚氣藏風”的好地方。
而十三陵正是這樣一處好地方:整個陵區(qū)的東、西、北三面群山環(huán)繞,南面還有龍山和虎山分列左右,形成了一個天然的.門戶,正符合風水中的“左青龍、右白虎”之說。中間就像一座巨大的庭院,陵區(qū)內還有溫榆河水自西北向東南蜿蜒流過,形成了陵區(qū)內的抱水。整個陵區(qū)以長陵為關鍵,以大宮門——長陵一線為中軸,北面則以天壽山為鎮(zhèn)山。背山面水,聚氣藏風,確實是一塊理想的陵地。
永樂皇帝之所以選中現(xiàn)在的天壽山,也是經過不少周折的。“靖難之役”以后,朱棣在南京稱帝,當時他為了政權的鞏固,已經決定遷都北京了。在永樂五年的時候也就是1407年,朱棣的徐皇后去世,當時朱棣為了表示自己遷都北京的決心,就派禮部尚書和風水術士廖均卿等人前往北京選擇“吉壤”。據(jù)說曾選了好幾個地方。
首先選中的是口外的屠家營,但因為皇帝姓朱,與“豬”同音,而“屠”是宰殺的意思,豬進了屠家肯定必死無疑,所以犯忌諱不能用。另一處選在昌平西南的羊山腳下,豬和羊本能和睦相處,可是偏偏山后有個村子叫“狼兒峪”,豬旁有狼更危險,也不能用。后來又選過京西的燕家臺,可“燕家”與“晏駕”諧音,也不吉利。因為古代的皇帝死亡,除了叫“駕崩”以外,也叫“晏駕”。
潭柘寺的景觀雖好,但山間幽深狹窄,不利于子孫萬代的發(fā)展,也不宜采用。后來才來到了現(xiàn)在的天壽山。天壽山那時候叫做黃土山,永樂皇帝親自視察以后,覺得非常滿意,當時就下旨,定黃土山為他的“萬年吉壤”。這一年也正是他五十大壽之年,所以封黃土山為“天壽山”。從永樂七年1409年開始建長陵,一直到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禎葬入思陵為止,明十三陵的營造工程,歷經230余年都不曾間斷。
十三陵從建成到現(xiàn)在已經有300~500多年的歷史了,地面上的建筑也曾遭到過多次嚴重的破壞,其中最嚴重的一次是在清兵入關時期。那么清兵為什么要大規(guī)模的破壞十三陵呢?因為在明朝末年的時候,清太祖努爾哈赤在東北崛起,直接威脅著明朝的安全。結果有人就說什么清兵之所以強盛與他們祖墳的風水有關系,如果將他們的祖墳搗毀就可以消滅清兵。而滿族的祖先是金人,金代的祖墳就在北京的房山。
明朝的天啟皇帝朱由校竟然信以為真,果然就派人前往房山搗毀了金陵,并建了一座關帝廟在那鎮(zhèn)著。當然這種方法是不能把清兵鎮(zhèn)壓下去的。結果清兵入關以后,采取了同樣的報復手段,對明十三陵大加破壞。到了清朝乾隆年間,為了籠絡漢人,乾隆曾經下令修繕過明陵?墒堑搅嗣駠鴷r期1914年左右,當?shù)氐耐梁懒蛹潪榱藸帄Z產權,又對十三陵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破壞。直到新中國成立以后,經過不斷地修整以及綠化美化,我們才得以在今天去一睹它的廬山真面目。現(xiàn)在十三陵已經成為我國聞名中外的旅游勝地。
各位朋友,以上我給大家介紹的就是十三陵的概況,目的就是為了讓大家對十三陵有一個初步的了解。景區(qū)里面的情況我會在到達景點以后,再詳細地向大家介紹。
(石牌坊)
各位朋友,大家看公路旁邊那座高大的石牌坊,那兒就是進入陵區(qū)的標志。
牌坊建于嘉靖十九年1540年,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大、最早的石牌坊,它矗立在這里已經有400多年了。牌坊的結構為五門六柱十一樓,全部用漢白玉雕砌高約14米,寬28.86米,看上去非常的雄偉壯觀。大家看,在夾桿石的四周刻有八對獅子滾繡球和十六條云龍的圖案。在大家的印象中一定都還記得,皇家的建筑上一般都是采用陽數(shù)來表示皇家建筑的尊貴的,而這里的“八”和“十六”是陰數(shù),在這里是陰宅的標志。
(龍、虎二山)
現(xiàn)在我們已經穿過了石牌坊,我們可以看到在神道的左、右有兩座小山,這就是我剛才給大家介紹過的龍、虎山。它們是不是像兩個士兵在忠實地守衛(wèi)著陵區(qū)的大門呢?
北京景點導游詞8
各位朋友:現(xiàn)在呢,我們來到了天安門廣場,我先為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天安門廣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它位于北京市區(qū)的中心.天安門廣場呈長方形,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00米,總面積44萬平方米。如果人們肩并肩地站在廣場上,整個廣場可容納100萬人,就是說全北京總人口的1/13都可以同時站在這里,夠大的吧!
在明清時期廣場可沒有這么大,當時它呈“t”字形,“t”字的那一橫就是我們今天的長安街,那一豎就是從現(xiàn)在的國旗桿前至領導人紀念堂前的這一長條形區(qū)域,在這一區(qū)域的兩側是按文東武西的格局分布著當時政府機關。解放后,原來廣場兩側的建筑被拆除,從而形成了今天廣場的基本格局。
在天安門廣場的四周,有很多著名的建筑,現(xiàn)在我為大家以順時針方向做一個簡單介紹,就讓我們以廣場西側的人民大會堂開始吧!人民大會堂位于天安門廣場西側,是全國人民代表參政、議政、舉行重大會議,當家作主行使主權的地方,建成于1959年,最高處46.5米,是現(xiàn)在廣場上的最高建筑。整個大會堂由三部分組成,南部為人大常委會辦公樓,中部為萬人大會堂,北端是國宴大廳,整座建筑自設計到完工只用了10個月,是我國建筑史上的一個奇跡。
在廣場的北端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天安門城樓,它是新中國的象征,就是在天安門城樓上,1949年10月1日領導人向全世界人民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廣場的東側矗立著中國歷史博物館及中國革命博物館,完工于1959年,那里是收藏并展覽中國古代、近代歷史文物及革命文物的主要場所。
在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南面是毛主席紀念堂,原來在那里曾有一座門,明代叫大明門,清代叫大清門,民國時又改為中華門,解放后拆除,1976年領導人逝世后在其基址上建起了莊嚴肅穆的領導人紀念堂。紀念堂建成于1977年,是為紀念偉大領袖領導人而建,現(xiàn)在領導人的遺體安然地躺在水晶棺中,供人們憑吊、瞻仰、表達深深的敬意。
廣場的正中,巍巍聳立著中國第一碑——人民英雄紀念碑,它是為了紀念那些自1840年鴉片戰(zhàn)爭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百多年來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及自由而拋頭顱、灑熱血的人民英雄們而建。整座紀念碑高37.94米,座落在雙層基座之上,碑座四周鑲嵌有八幅漢白玉浮雕,反映了中國近百年革命歷史。紀念碑的背面是領導人起草,周總理手書的碑文,正面是毛主席親筆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鎦金大字。
天安門廣場是中國近代革命的見證人,反帝反封建的五四運動、三˙一八慘案、一二˙九都發(fā)生在這里。天安門廣場也是新中國誕生的見證人,更是今天人民幸福生活的見證人,F(xiàn)在,它已被全國人民評為“中國第一景”,每天都有來自海內外的朋友們到此參觀游覽。
好!不多說啦!各位一定想在這里照幾張相吧?現(xiàn)在就請各位自由拍照,10分鐘后我們在北面國旗桿處集合,謝謝大家!
北京景點導游詞9
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王新茜。接下來由我?guī)ьI大家去世界文化遺產----長城游玩。還請游客朋友們自覺保持這里的衛(wèi)生。
請游客朋友們聽聽我介紹的長城—長城是中華文明的瑰寶,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也是與埃及金字塔齊名的建筑,還是人類的奇跡。在遙遠的兩千多年前,是勞動人民以血肉之軀修筑了萬里長城。長城是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中華民族的象征。聽完我的介紹,游客朋友們請跟著我去游覽長城。
從北京出發(fā),經過一百多里就可以來到長城腳下。這一段長城是修筑在八達嶺上的,高大堅固,全是用笨重的條石和方方的城磚筑成的。城墻頂上鋪的是城磚,整整齊齊,五六匹馬都可以并行。城墻外有兩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每個垛子上都有瞭望口和射口。城墻頂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城臺,是用來屯兵的,城臺之間還可以互相呼應。
游客朋友們可以一邊游玩一邊聽我講關于長城的資料—春秋戰(zhàn)國時代,各諸侯國為了相互防御,在各自邊境修筑高大的城墻,將列城和烽火臺連接起來,綿延不絕,故稱長城。這些長城自成體系,互不連貫,比起秦和漢的長城,大有遜色。
好了,我們今天的游玩到此結束,還希望大家把愉快的心情帶給家人一起分享。
北京景點導游詞10
盧溝橋,在北京市西南約15公里處,豐臺區(qū)永定河上。因橫跨盧溝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現(xiàn)存最古老的石造聯(lián)拱橋。橋身結構堅固,造型美觀,具有極高的橋梁工程技術和藝術水平,充分體現(xiàn)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橋梁建造的輝煌成就。
盧溝橋為十一孔聯(lián)拱橋,拱洞由兩岸向橋中心逐漸增大,拱券跨徑從12.35米至13.42米不等,橋身中央微微突起93.5厘米,坡勢平緩。河面橋長213.15米,加上兩端的引橋,總長266.5米。橋身總寬9.3米。橋面寬7.5米。橋兩側雁翅橋面呈喇叭口狀,入口處寬32米。橋面兩側設置石欄,北側有望柱140根,南側有141根。望柱間距約1.8米至2米,柱高1.4米。柱間各嵌石欄板,欄高約0.85米。
整個橋身都是石體結構,關鍵部位均有銀錠鐵榫連接,為華北最長的'古代石橋。在《馬可·波羅游記》中它被形容為一座巨麗的石橋,后來外國人都稱它為“馬可波羅橋”。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在此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宛平城的中國駐軍奮起抵抗,史稱“盧溝橋事變”(亦稱“七七事變”)。中國抗日軍隊在盧溝橋打響了全面抗戰(zhàn)的第一槍。
北京景點導游詞11
據(jù)說龍慶峽冰燈是華北地區(qū)最負盛名的冬季旅游項目,在海內外享有極高的知名度,每年舉辦一屆,每屆作品不同,今年已是第27屆了。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果然名不虛傳。走進那片姹紫嫣紅的冰燈世界:紫、紅、綠、藍……冰燈、冰雕造型千姿百態(tài)。有些冰燈還可以變換成五顏六色的字。啊,這美麗的北國冰燈!
龍慶峽既有南國山水的柔媚與婉約,又不失北方山水的陽剛和雄健,它集南北山水之大成。大自然天道滄桑,鬼斧神工,造化的.那山,隨形寓意,依貌稱名:鎮(zhèn)山如來、鐘山、鳳冠島、東大寨、月亮灣、石熊跳巖、九連洞、雞冠山、金剛山、馬蹄潭、將軍巖等三十余處景觀。龍慶峽四季風光無限。春有百花,夏有涼風,秋有紅葉,冬有冰燈。
我最喜歡那種獨具匠心的冰燈,比如仙鶴。那雙翠綠的腳,纖纖的,我感覺支撐不了多久,但就是這根細細的“冰棍”竟能撐起那么重的冰身,簡直不可思議。這件作品的制作大師真了不起!
但不管是好看還是難看,我想冰燈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每件作品都傾注了設計師的大量心血,所以,從這點上來看,我們都應該感謝他們!是他們用這些冰燈給春節(jié)增添了喜慶,給人們帶來了歡樂!
景區(qū)內的古城水庫始建于1973年,歷時8年竣工。庫區(qū)面積119平方公里,可蓄水850萬立方米。這一人工湖的建成,既解決了灌溉用水,也使景區(qū)更加絢麗多姿。最為壯觀的是矗立于古城河口72米高的雙曲拱壩,可謂京郊第一。大壩與仿古建筑“玉都山莊”構成美麗的景觀。夏秋兩季,游人乘船到峽谷游覽,最為愜意。在峽區(qū)的幾座山頂上,新建了30多座形如向日葵的彩色涼亭龍慶峽景區(qū)內有許多名勝佳跡:神仙院、玉皇頂、棋盤石、魔王樹、天池、金剛寺以及附近的蕭太后宮等。1991年,景區(qū)為向現(xiàn)代化旅游區(qū)發(fā)展,增設了一些游樂項目,如“魔幻世界”、“碰碰車”、“無幕影院”等。從一九八七年開始每到嚴冬時節(jié),龍慶峽總要舉辦一年一度的冰燈藝術節(jié)。龍慶峽的冰燈,辦出了自己的特色。
北京景點導游詞12
大家好,我是這次旅游的導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x導!
現(xiàn)在快到目的地--北京天壇,所以我先給大家將一些注意事項:“禮貌、衛(wèi)生、秩序、眼看手勿動、禁止亂涂亂畫”這五點,記得哦!
乘客們,旅游景點已到,請大家有秩序的下車!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天壇的'正門,這里是皇帝前來祭祀時進出的大門。現(xiàn)在,就讓我一一地為大家介紹吧!
天壇,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它位于北京城南端,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禱五谷豐收的地方。天壇不僅是中國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寶。
天壇東西長1700米,南北寬1600米,種面積為273萬平方米。天壇包括圜丘和祈谷二壇,圍墻分內外兩層,呈回字形。北圍墻為孤圓形,南圍墻與東西墻成直角相交,為方形。這種南方北圓,,通稱“天地墻”,象徽古代“天圓地方”之說。
以上就是天壇的故事,時間不早了,現(xiàn)在,大家自由參觀拍照吧!--轉眼間,我們的北京天壇一日游又結束了,大家有秩序的坐車回家吧!
北京景點導游詞13
這里是觀賞頤和園全景的最好的地方,為何稱之為知春亭呢?大家都知道“春江水暖鴨先知”的說法吧?但這里不養(yǎng)鴨,怎么才能知道春天的來臨呢?我們的方法是“望柳而知春”。大家看,這里遍植桃柳,每當春天來臨,此處是最先柳綠花紅,向人們報春,故名知春亭。放眼望去,遠處群山起伏,古塔聳立,現(xiàn)在我來問一問大家,遠處的這座古塔是在頤和園園內呢,還在園外?遠處的山叫玉泉山,盛產優(yōu)質礦泉水,是專供紫禁城內的皇帝及后妃們飲用的。
遠處的古塔叫玉泉山塔,看著在園內,其實是在園外的玉泉山,這種把別處的景色,借來一用的造園方法,稱為“借景”。
再看看我們左前方的`那個小的島嶼,它叫南湖島它的南面有三個小島——鳳凰墩、治鏡閣和藻鑒堂,象征東海三仙山的蓬萊、方丈和瀛州,它與萬壽山遙遙相對,這種造園方法叫“對景”。
連接南湖島與東岸陸地的橋叫十七孔橋,是仿北京著名的盧溝橋而建,為何要在這里仿盧溝橋建一座十七孔橋呢?這得從乾隆皇帝說起。
乾隆皇帝雖為一代明君,但也是一位好大喜功的帝王。他在下江南的游歷中對江南的景色及建筑都非常喜歡,因此產生一個念頭,何不將天下美景盡繪長廊之內,將天下精美建筑集于頤和園當中,于是頤和園中便出現(xiàn)了“黃鶴樓”、“岳陽樓”、“盧溝橋”等景致。乾隆皇帝還想留住杭州和蘇州的景色,于是,又仿杭州的蘇堤在頤和園內建西堤,西堤上又建6座橋用以增色,而且還消除了由于西側建筑少而產生的空曠感,起到了造園方法上“添景”的作用。
此外還有萬壽山后建蘇州街,整條街再現(xiàn)蘇州水鄉(xiāng)的美景,這樣一來,足不出京,就可遍游江南秀色,雖然造景花點錢,但節(jié)省了一次次下江南的路費及辛苦。如此說來,還真是挺合算的!
在十七孔橋東側有個八角亭,叫廓如亭,它可是我國現(xiàn)存最大的一座亭子,它與十七孔橋及南湖島連接在一起,形似一只烏龜?shù)念^,頸和身軀,用烏龜形狀象征長生不老之意。
廓如亭往北的河堤處伏著一只銅牛,與真牛大小相仿。為何在此設銅牛?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為了鎮(zhèn)水,乾隆皇帝鑄銅牛,還特意寫了一篇《銅牛銘》,刻在了牛背上。另一種說法是“在初建園林時,昆明湖西側有一組田園風光的景致被稱為“織耕圖”,象征織女居住的地方,而東岸的銅牛郎隔天河——昆明湖與織女遙遙相望,夠浪漫吧!
最后給大家介紹一下文昌閣,請看我們前方的這座關城式建筑,叫文昌閣,閣樓內供奉一尊文昌帝君的銅像。相傳文昌帝君是專門主宰人間功名利祿的神,深受世人信奉,連皇帝也不例外。但是文昌帝君真要保佑某人當上皇帝,有了功名利祿,有了江山社稷,一定就會幸福嗎?不一定!眼前就是一個例子。
各位看看那座小院,她叫玉瀾堂(指向北側)。那里曾經是光緒皇帝的“監(jiān)獄”。身為皇帝,卻失去了最基本的人身自由,夠可憐的吧!為什么貴為天子的光緒皇帝會落到這步田地呢?咱們待會再講,F(xiàn)在先請各位欣賞一下美麗的景色,照張像,我們5分鐘后在玉瀾堂門前集合。
北京景點導游詞14
大家好,我叫張一鳴,今天很高興能當上大家的導游。我們現(xiàn)在準備去的地方是北京頤和園。
游客朋友們,頤和園到了,請大家隨身帶好自己的貴重物品,有次序地下車,F(xiàn)在我們來到的是有名的長廊。長廊很長,共有七百多米,一眼望不到頭,分成273間。在每一間的橫欖上都有著美麗的畫,有的畫著風景、有的畫著花草樹木、還有的畫著人物。在這條長廊里,有著綠漆的柱子和紅漆的欄桿,一根根柱子看上去非常整齊,像一個個訓練有素的哨兵。長廊的`兩旁都栽滿了花草樹木,這一種花還沒枯萎,那一種花又開了,使長廊里常年洋溢著花的香味。
游客朋友們,我們已經游完了長廊,接下來我們準備去的是萬壽山。請大家小心梯級,有孩子的家長們請照看好自己的孩子,F(xiàn)在,請旅客朋友們往上方看,在我們的眼前,出現(xiàn)了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物,這個就是佛香閣。在佛香閣的下面,還有一排排宮殿,就是排云殿。游客朋友們,我們已經登上了萬壽山的山頂,F(xiàn)在,請大家往山底下望,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大半都收在眼前,有蔥郁的樹叢,美麗的宮殿……。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
游客朋友們,我們現(xiàn)在來到的是昆明湖,請大家不要隨地吐痰、扔垃圾,要保護好這里的美好環(huán)境。昆明湖圍著長長的堤岸,堤岸上栽著多得數(shù)不清的垂柳。在昆明湖上,有幾座式樣不同的石橋,游人可以走過石橋,到小島上玩。這一座石橋一共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在橋欄桿上有許多根石柱,每根石柱上都雕刻市面上姿態(tài)不一的石獅子,這么多石獅子,沒哪兩只是相同的,美極了。
游客朋友們,今天我們的頤和園一日游就到此結束了,希望你們有機會再來細細游賞,再見!
北京景點導游詞15
各位朋友:
現(xiàn)在呢,我們來到了天安門廣場,我先為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天安門廣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它位于北京市區(qū)的中心.天安門廣場呈長方形,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00米,總面積44萬平方米。如果人們肩并肩地站在廣場上,整個廣場可容納100萬人,就是說全北京總人口的1/13都可以同時站在這里,夠大的吧!
在明清時期廣場可沒有這么大,當時它呈“T”字形,“T”字的那一橫就是我們今天的長安街,那一豎就是從現(xiàn)在的國旗桿前至毛主席紀念堂前的這一長條形區(qū)域,在這一區(qū)域的兩側是按文東武西的格局分布著當時政府機關。解放后,原來廣場兩側的`建筑被拆除,從而形成了今天廣場的基本格局。
在天安門廣場的四周,有很多著名的建筑,現(xiàn)在我為大家以順時針方向做一個簡單介紹,就讓我們以廣場西側的人民大會堂開始吧!人民大會堂位于天安門廣場西側,是全國人民代表參政、議政、舉行重大會議,當家作主行使主權的地方,建成于1959年,最高處46.5米,是現(xiàn)在廣場上的最高建筑。整個大會堂由三部分組成,南部為人大常委會辦公樓,中部為萬人大會堂,北端是國宴大廳,整座建筑自設計到完工只用了10個月,是我國建筑史上的一個奇跡。
在廣場的北端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天安門城樓,它是新中國的象征,就是在天安門城樓上,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向全世界人民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廣場的東側矗立著中國歷史博物館及中國革命博物館,完工于1959年,那里是收藏并展覽中國古代、近代歷史文物及革命文物的主要場所。
在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南面是毛主席紀念堂,原來在那里曾有一座門,明代叫大明門,清代叫大清門,民國時又改為中華門,解放后拆除,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在其基址上建起了莊嚴肅穆的毛主席紀念堂。紀念堂建成于1977年,是為紀念偉大領袖毛主席而建,現(xiàn)在毛主席的遺體安然地躺在水晶棺中,供人們憑吊、瞻仰、表達深深的敬意。
廣場的正中,巍巍聳立著中國第一碑——人民英雄紀念碑,它是為了紀念那些自1840年鴉片戰(zhàn)爭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百多年來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及自由而拋頭顱、灑熱血的人民英雄們而建。整座紀念碑高37.94米,座落在雙層基座之上,碑座四周鑲嵌有八幅漢白玉浮雕,反映了中國近百年革命歷史。紀念碑的背面是毛主席起草,周總理手書的碑文,正面是毛主席親筆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鎦金大字。
天安門廣場是中國近代革命的見證人,反帝反封建的五四運動、三˙一八慘案、一二˙九都發(fā)生在這里。天安門廣場也是新中國誕生的見證人,更是今天人民幸福生活的見證人,F(xiàn)在,它已被全國人民評為“中國第一景”,每天都有來自海內外的朋友們到此參觀游覽。
好!不多說啦!各位一定想在這里照幾張相吧?現(xiàn)在就請各位自由拍照,10分鐘后我們在北面國旗桿處集合,謝謝大家!
【北京景點導游詞】相關文章:
北京景點導游詞06-13
北京景點頤和園導游詞01-11
北京頤和園景點導游詞04-20
北京著名景點導游詞05-26
北京著名景點導游詞(精選14篇)04-29
景點導游詞04-16
景點導游詞05-26
安陽景點導游詞04-23
溫州景點導游詞06-07
山西景點的導游詞03-21